前沿•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实践创新

 2017-08-18 10:58   高晓虹 赵希婧

  2017年五四青年节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志是一切开始的前提,鼓励青年人要立志做大事。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将青年的未来与国家大事联系起来,将青年的发展置于战略高度,不仅为青年人指明了方向,也对伴随青年成长的高等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引导我们思考:立足新时期,高等教育怎样才能满足国家发展和社会转型的现实需求?人才培养如何才能适应行业环境和实践前沿的格局变化?

  具体到新闻传播学科,面对新形势和新问题,要想培养具有国家意识、适应媒介趋势、富有卓越才能的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一方面,要围绕党和国家的战略需求,着眼大势、服务大局,为当代中国的社会进步贡献舆论力量、为十九大的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另一方面,亟需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强化高等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更新专业理念、改进教学内容、创新培养体系、丰富研究成果。归根结底,今天的新闻传播教育要站在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在变化中求生存、谋发展,解决当代中国的实际问题。

  立足国家战略,培养忠于祖国、立场坚定的新闻人才

  面对国际国内的媒介环境,新闻传播教育必须以国情大势作为事业的根基,树立服务国家战略的理想与目标,坚持党性原则,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增强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第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正如习总书记所强调的,新闻工作事关旗帜和命运,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新闻传播人才担负着对外报道中国、对内引导舆论的重要任务,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度的政治觉悟。无论技术工具如何升级,媒介环境怎样变化,新闻传播队伍的党性原则不可动摇、新闻工作者服务人民的属性和功能不可改变,做党的新闻工作者是新闻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

  具体而言,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新闻院校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统领,将其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全过程,教育学生以正确的导向作为灵魂,将客观真实视为生命,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指导新闻实践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强化新闻传播人才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同时,也要以基层社会实践为路径,引导学生通过社会调查了解现阶段的中国国情,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地区差异和发展不平衡问题,进而明白中国为什么要走社会主义道路,理解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深刻含义,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新闻观,使其能在未来的新闻报道中站稳立场、阐明大义。

  第二,激发深切的家国情怀。新闻传播工作是与国家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的行业。对于新闻记者而言,心中有祖国,才能笔下有乾坤。只有饱含爱国之情、强国之心,才能描摹天下风云、记录人间冷暖、书写浩然正气。因此,新闻传播教育不只是“术”的教育,更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唤起他们对祖国的眷恋、同百姓的共鸣。常言道,知之深、爱之切,唯有了解,才能热爱。因此,在新闻院校,激发爱国热情必须围绕国情、社情,深入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准确把脉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对于年轻一代的大学生而言,只有了解历史、认识当下,才能站在国家和民族的立场上,自觉、自愿、自主、自信地传播党的时代强音,成长为中国观点的代言者、中国立场的阐释者、中国形象的塑造者、中国利益的维护者,从内心深处发出中国声音。

  第三,培养面对复杂舆论的引导能力。当下,传统媒体舆论场、新兴媒体舆论场、口头传播舆论场的关系纷繁复杂,舆论信息呈现去中心化趋势,“信息迷雾”和“信息污染”不时显现。如果主流舆论不发声、不表态,未经确认的信息便会通过自媒体广泛转发,甚至在人云亦云的过程中歪曲真相,产生强大的社会煽动力。

  在新闻传播教育中,引导去伪存真的意识、伸张正义的品质、驾驭信息的能力尤为重要。正如习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座谈会上所强调的,广大新闻工作者要主动借助新媒体,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如今,新闻传播人才必须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不仅要会采写编评,更要精于研判舆情,善于正面发声,能够借助多样化的传播手段,增强舆论引导的亲和力、贴近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助力正能量强劲、主旋律昂扬的舆论氛围。

  顺应时代趋势,强化继承传统、融合创新的能力

  高等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教育者要顺应时代潮流,努力造就满足时代需求的有用人才。在新闻传播领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宣部、教育部于2013年出台了《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首次提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这一新表述、新概念。

  今年,全国教育系统进一步推进和落实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具体内容是:以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为指导,推动讲话精神进教材、进课堂,深化教育改革、完善教学体系、强化法规教育、引领实践创新,充分挖掘新闻传播人才的内在潜力和综合能力,发挥高等教育服务国家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第一,洞察融合传播态势,培养文化创新能力。2014年2月26日,习总书记视察北京,强调了文化传承对于建设“大国之都”的重要作用。这三年来,随着网络化、数字化转型日益加剧,传统文化的媒介呈现不仅成为主流媒体的努力方向,也引起了新闻院校的浓厚兴趣。依托新媒体教学实践,发挥大学生们的灵感和创意,传媒大学的师生团队将传统文化置入网络空间,制作了“记忆中的北京城门楼”“京城地名的故事”等系列作品。以“你不知道的南锣鼓巷”作品为例,通过一个小小的H5,向人们展示了“南锣鼓巷”的前世今生。这一文化地标之所以如此命名,原来是由“罗锅巷”衍变而来。它因地势中间高、南北低,就像一个驼背人,因此取名“罗锅巷”,直到清朝乾隆十五年绘制《京城全图》,才改称“南锣鼓巷”。依托上述内涵丰富、生动形象的文化作品,在创新文化传播的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年轻一代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强化了优秀文化的辐射力和引领力。

  第二,发展传统专业优势,提升采写编评能力。“采写编评”是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学核心,为适应新媒体环境,今天的新闻院校需要延伸、优化和完善传承已久的“基本功”训练。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2000年,为迎接新世纪的到来,其探索建立了“21世纪传媒人才‘五条线’教学体系”。如今,17年过去了,“五条线”教学体系不仅成果显著、日臻成熟,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思想、新的内容,使之历久弥新。以其中的“写作线”和“创作线”为例,“笔杆”和“镜头”是新闻工作者安身立命的专业基础,身在网络直播快速发展的媒介环境中,只是“能拍会写”已经远远不够。今天的新闻传播教育必须强化学生的现场报道与口语表达能力、定时成稿与快速反应能力,以及在现场挖掘、思考并形成观点的能力,使其能够置身新闻一线、面向不同终端,源源不断地发回高质量的新闻报道。

  第三,了解国计民生局势,训练调查研究能力。置身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提供了进入公众领域的便捷渠道,但也因为过分追求传播的速度和舆论的热度,而忽略了调查的深度、信息的广度,甚至缺乏事实的准确度。因此,在盛产快新闻、风行浅阅读的今天,新闻传播教育既要快步前行,也要不忘初心。一方面,要教会学生借助新媒体平台,创新调查研究方法,提升采访报道水平;另一方面,也要着力培养作为新闻人的情怀与担当,使其养成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作风与习惯,不忘寻找民生的初衷,思考表达民意的方法,反映集中民智的成效,鼓励学生为社会捧出冒热气、沾泥土、带露珠的优秀作品,获得社会的尊重、赢得人民的口碑。

  第四,关注行业未来趋势,形成跨界传播能力。今天的传媒业界已经跨入了融合发展的新时期,所谓“融合”,不只是传播技术和媒介形态的融合,也是新闻传播专业与政治、经济、法律、科技等不同领域的交叉融合,“新闻+”的人才培养理念呼之欲出。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结合现代传媒要求,努力成为“术业有专攻”的应用型、专家型“选手”。对于新闻院校而言,要在懂新闻、会采编的基础上,专门挖掘善于数据分析的技术人才、发现善于营销管理的经营人才,培养深谙专业领域的财经记者、法律记者、文化记者等专门人才。当下,育人的理念、教学的内容,必须强调跨学科知识,具备“多能一专”优势,才能适应新时期的行业需求。

  面向未来传播,探索技术领先、服务大局的丰富成果

  从报纸刊物、广播电视到互联网传播,新闻传播教育亟需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开发新领域、掌握新技能,将新的理论和现象、新的内容和方法植入教学、融入培养,产出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研究成果,助力于解决中国发展的实际问题,彰显新闻院校作为国家智库的功能和作用。

  第一,以技术创新为基础。新闻传播是依靠技术驱动、凭借创新生存的行业。近几年来,习总书记对技术创新格外重视,对新技术支撑下的媒体转型做出重要指示,多次要求新闻工作者主动适应新环境、运用新技术,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

  对于新闻院校而言,在新技术的驱使下,当下的人才培养必须拓展视野、学习新知,拥抱新媒体、赶上新潮流,延伸、优化传统教育体系和教学内容。正如纪录片《航拍中国》等优秀作品,在今天的视听传播中,无人机发挥着越发重要的作用,不仅为信息传播开启了“天眼”,更以全息化视角和全局化景观,创造了更加广阔、更为直观的视觉体验,满足了融合时代的传播需求,也为新闻传播教育开启了新思路。在中国传媒大学,我们拥有一支由专业教师组成的“无人机飞行队”,将无人机航拍引入课堂、植入教学、融入科研,使新闻院校的教学研究跟上行业发展的脚步。

  第二,以教材创新为依托。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习总书记针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提出了具体要求,将高等院校的教材建设上升至国家意志,要求从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狠抓教材建设。

  面对90后大学生开展新闻传播教育,既要介绍基础知识,也要结合前沿案例。2015年初,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案例教材出版,集聚了全国十几所新闻院校专家学者的智慧和经验,深入浅出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内涵和主要观点。在这本案例教材的启发下,立足新媒体环境,拓展传统教材的二维空间,成为中国传媒大学师生团队的探索内容。比如,针对“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以文字内容结合二维码的新媒体编辑方式呈现每个获奖案例。读者打开这本“小册子”,拿起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链接到融图文声像于一体的获奖作品,不仅便于课堂教学,也进一步强化了优秀成果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第三,以科研创新为导向。随着网络化、数字化转型日益加剧,“大数据”成为新闻传播行业发展的关键词。今天,从报纸到广播电视,不仅实现了“数字化”,也在向“数据化”发展,出现了“数据新闻”等新的媒介实践形式。

  置身数据时代,科学研究要创新传统思维,改进单一方法,做到以“数据”为支撑,对新闻事实进行量化分析和可视化、故事化解读,阐明原因和结果、探究价值和趋势。在中国传媒大学,以国家突发事件舆情应对为研究领域,教师团队将数据技术与新闻传播专业知识相结合,改变了“观念先行、案例补充”的传统做法,做到用“数据”说话,揭示信息传播的形成原因、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向,及时发出舆情预警,体现“求真”的原则性,凸显“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基于大数据的舆情研究与舆论引导,不仅能够训练专业教师的数据化思维,有助于建设交叉融合的新型团队,也开辟了新时期新闻院校服务国家战略的新领域、新方向。

  综上所述,以培养卓越人才为目标的新闻传播教育必须牢牢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动适应媒体深度融合的实际需求,承担服务国家战略的研究任务,完善顺应新媒体传播格局的培养体系,造就一批适应全球化、全媒体、全天候信息传播需要的高级人才,这是行业的召唤,也是新闻传播教育未来发展的使命与担当。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编辑丁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