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研究•移动互联时代更应努力打造新闻精品

 2017-08-18 13:16   蔡雯

  技术发展带来媒体形态的多样化,移动终端在信息交流中已经成为主流工具,社交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些变化对于传统媒体的挑战非常严峻,以往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垄断地位已经动摇,面对日益分众化的用户、日趋个性化的需求,尤其是面对内容生产者的急剧增加,新闻内容生产需要根本性的变革。

  在移动互联时代,内容生产者和传播渠道的剧增造成了整个社会的注意力高度碎片化,专业媒体原来具有的聚光灯效应迅速消减。要在众声喧哗中继续保持自己的影响力,除了要顺应技术发展带来的传播格局变化,通过媒体融合为自己的内容产品获得更多的与用户相通的接口,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内容产品的专业化水平。无论传播载体如何变化,内容的独家性、专业性、可信性永远是媒体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因此,打造新闻精品,应该是当下所有新闻媒体的努力方向。

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网络公示

  首先,新闻精品应该及时而深切地回应社会公众的共同关注和利益诉求,能够准确地反映社会热点和焦点,为人们认识与理解外部世界提供可信赖的、有价值的信息。

  发现有价值的新闻选题是打造新闻精品的第一步。一般来说,涉及广大人群的重大突发性事件、事关国家利益的重要领导人的活动、决定国计民生的重要会议等,天然具有众人瞩目的重要性,是各类媒体共同关注并且展开同题竞争的新闻报道对象,而报道这类选题又以中央新闻媒体与事件发生地的媒体具有更多的资源优势。

  除此之外,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则需要新闻人更加敏锐和独到的目光。今年笔者所在的人大新闻学院推荐《河北日报》的一篇地方新闻参评中国新闻奖,这条题为《邢台市桥西区团结街道探索“互联网 +”社区治理新模式 鼠标一点,即刻证明“谁是谁”》的消息,报道的便是基层街道的一件小事。邢台市桥西区团结街道首创了社区居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鼠标一点、民情尽显”,马上就能证明“谁是谁”,让百姓不再为办各种证明跑断腿了。这条新闻报道的事情很小,却回应了近年来社会公众对被要求证明“你妈是你妈”这种社会管理中的不正常现象的关切,并且以鲜活的新闻事实引导大家对问题的解决途径有所思考。这种小切口的新闻报道体现了媒体对公共利益的关心,在选题上与受众非常贴近,能唤起人们的注意和共鸣。

  长期以来,主流新闻媒体一直扮演着“社会守望者”这种角色,这种守望是代表公众利益、站在公共立场上的守望。在移动互联时代,人人都能运用自媒体和社交网络发表意见,看起来每个人都能更加直接地表达自己的利益和诉求,但必须承认的是,这种信息发布是真假信息混杂的;这种意见表达主要是从表达者本人的立场、角度和利益出发的,也是碎片化的。在由这些碎片化信息所构成的信息海洋中,大家其实都会多少感到压力和茫然。在信息过度冗余的时代,人们更加需要一个信息管家,来帮助我们降低认知社会、监察环境所要付出的时间成本;大家还需要一个公正的裁判和值得信赖的参谋,来帮助自己从社会的无序与矛盾冲突中辨认是非、达成一致、进行决策。这样的角色谁最有资格担当?应该还是专业化的媒体组织。因此,媒体机构中的职业新闻人,在这个时代并未失去价值,相反,在众声喧哗中更应该以优秀的新闻作品发出引领舆论的声音。

  其次,新闻精品之“精”,应该体现在新闻采集、编排、制作等各个业务环节上。

  在移动互联时代,信息发布的门槛不断被降低,在“人人皆是自媒体”的情况下,一般意义上的新闻已经不缺乏,近几年重大突发事件中,身在事件现场的普通人通过微博微信最先发布新闻已成常态。一些重要的社会议题也经常是网络、微博首先发声,在各类媒体的共同传播和互动中形成强大的舆论流。这种新的传播格局提醒我们要重新认识专业新闻工作者的职责,重新定位主流媒体的功能和价值。我们需要研究在目前由各种媒体构成的社会信息传播系统中,人们在免费可得的新闻信息之外,还需要什么?专业新闻媒体在其中最擅长的是哪一块?答案是清楚的,那就是做普通公民没有能力采制的,但又非常需要的内容。当然,专业性的内容生产中应该包括对用户创造的那些真正有价值的内容的利用。

  新闻精品相比一般的新闻作品,应该凝聚了记者编辑更多的心血投入,达到了可以作为新闻院系专业课程教学范本的水平。人大新闻学院从2005 年开始建设全国第一个“新闻传播学案例库”,一直在各个专业推广案例教学。新闻采写、编辑、摄影等专业课程都有相关的案例库作为教学资源,已经开发出来的案例都来自于媒体实践,其中绝大多数堪称新闻精品。

  仅举一例 :多年前笔者作为中国新闻奖评委,在评奖会上对楚天都市报的一条标题获奖产生了兴趣。这条标题是“喝,喝,喝,各局各乡镇都得喝汉川市政府办公室下达‘喝酒任务’指标:200万元 目标:喝出‘发展氛围’”。这是一条批评性报道的标题,生动幽默却杀伤力十足。它是记者原稿的标题还是编辑后期制作的?制作者是如何考虑的?出于好奇,笔者设法联系到此稿的编辑,听他讲述了编稿的过程。

  这篇新闻稿件当初交给编辑时,记者做的标题是“汉川市有此怪事 政府红头文件下达喝酒指标”。编辑认为这篇稿件作为批评性报道,内容比较尖锐和敏感,报道的分寸把握更需要慎重。新闻标题是版面上最突出的内容,是读者首先会关注的对象,批评报道的标题制作也就更加需要慎重。而原作中的引题“汉川市有此怪事”直接发表评论,有可能引起被批评者和读者的不适。主标题“政府红头文件下达喝酒指标”,虽然揭示了最主要的新闻事实,能够吸引读者关注。但是,仅仅从这条标题来看,读者还会有疑问 :政府为什么要下达喝酒指标?这个指标到底是多少?标题本身没有更多的事实交待。于是,编辑在修改这条稿件时,把发表议论的引题去掉了,把整个标题由两行改为三行,全部都是说明事实的实题,却传递了更多的信息,并且能够以事实说话,表达得更加生动,使标题更有吸引力。

 新闻标题制作,只是新闻内容生产中的一个具体环节,但这一案例说明,新闻精品的打造,需要在每一个环节上都这样精耕细作,精益求精。修改稿件、制作标题、配发评论,作为新闻编辑的基本业务,不仅是对新闻编辑新闻素养、文字水平的考验,也是对编辑政策水平和思想境界的一种考察。记者编辑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保持对社会变化的敏锐观察和深入思考,才能把握好新闻报道的立场和分寸。特别是新闻标题字数不多,但了了数语能否说得贴切,是否传神,关键在于每一个字词的运用和语序的把握。有时,为了一字的改动,也会绞尽脑汁,用心良苦。这也说明,新闻精品的打造,需要记者编辑有“工匠”精神,这种精神在今天人人都能够发布新闻的情况下更加重要,惟有进一步提高新闻质量标准,对新闻事实更加严格的核查,对思想观点更加严谨的把关,对文字表达更加用心的推敲,才能使新闻作品真正成为精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第三,新闻精品的打造,需要坚持不懈的创新。

  在新媒体新技术日趋活跃之后,新闻内容生产的手段和方式都与以往有了很大不同,优秀的新闻作品应该能够代表当下媒体发展和技术运用的最新成果,指引新闻业务改革的努力方向。

  新闻创新,首先需要以创新性思维策划与组织新闻报道,记者编辑要敢于并善于利用新技术、新媒体、新方法探索新闻报道的新模式。有影响力的新闻报道大多离不开记者编辑对超越他人与超越自己以往作品的自觉追求,如2006 年中国新闻奖第一次把网络新闻纳入评奖中,获得网络新闻专题一等奖的《网民感动总理 总理感动网民——总理记者招待会上答问》就是新华网精心策划组织的一个专题报道,整个报道链接直播的视频音频、现场图片,形成了互动性专题。其实,几乎所有参评中国新闻奖的网络新闻专题都开设了论坛与网民互动,并且在传播手段上都采用了音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在新闻信息发布上做到“实时”“全时”,在相关资料链接上充分发挥了网络的“海量”优势。同年还有武汉晚报的《三千小考生妖魔化妈妈 如何构建和谐的母子关系》的新闻专题也是因为编辑突破了单一纸媒的报道模式,第一次将报纸、手机短信平台和网站联动,将新闻报道与组织公益活动相结合,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这些案例都是新闻创新的成功样本,也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素材。

  随着媒体形态和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报道的创新、新闻产品的迭代还在不断加速。如大数据的挖掘与可视化技术促进了数据新闻的广泛运用,无人机、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新的技术工具与传播手段,为新闻内容表达提供了更多的创新空间。当然,如何运用好新媒体新技术,对于传统媒体的新闻人来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以及通过与技术人员的紧密合作,才能保持持续不断的创新。

  在移动互联时代,媒体要提高新闻生产的专业化水平,除了在传播技术运用方面补短板、下功夫,还要更好地开发用户资源,使新闻生产的专业性与开放性相融合。因为伴随着新闻接收终端的多样化,针对不同用户采用不同的新闻表达方式越来越重要。用户的新闻体验是决定新闻表达策略和方法的核心要素,在新闻语言的运用,图片、图表、动画、音视频的编辑以及版面语言的运用等方面,都需要周密细致地考虑用户的需要和感受。

  更重要的是,新闻表达不再是记者编辑作为唯一主体的讲述,而是尽可能让社会公众参与其中的集体创作。《纽约时报》在报网合一之后,所有记者都成为“连续报道记者”,他们在网络上滚动发布的新闻都为网民提供线索、表达意见预设了通道,网民可以为报道提供新的线索或资料,也可以对报道提出意见或建议,这些反馈性信息经过记者核实后会成为后续报道的组成部分。他们认为记者完成的“升级版”和“终极版”报道已经不是记者个人的作品,而是协作的成果。

报网合一后的纽约时报给读者带来更丰富的阅读体验

  社会学家赫伯特·甘斯认为,“新闻本身不局限于对真实的判断,它也包含了价值观,或者说,关于倾向性的声明”。在社会利益多元化导致立场观点难以一致的情况下,对新闻生产流程设计的改革显得特别重要,它使新闻采编由过去封闭在编辑部中的专业行为变成了向公众开放的社会协作,这一改变会令新闻内容更加全面、平衡而富有公信力。这方面,还需要传统媒体的新闻工作者从理念到技术手段都做出更根本性的改变。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编辑郝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