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声音•互联网经济与新金融的国际化

 2017-08-18 13:57   易欢欢 孟帅

  互联网用户已经无法再像过去一样呈现出翻倍式的增长,同时互联网用户的增速已经低于GDP的增速,从这个角度看,互联网正从一个新兴产业转而成为一个传统行业。面临着新一轮发展方向的探索,如何“走过无人区”是摆在中国互联网产业面前的又一棘手问题。技术的发展固然重要,然而探寻和开拓新的市场同样是一个重要命题。

  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国际化

  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错过了PC时代互联网产业发展窗口期的国家借助这次机会实现了互联网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印度和巴西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如今依旧保持着互联网用户的高速增长。也正因如此,同样是金砖国家的印度和巴西成为了中国互联网企业开拓市场的首选。其实,中国互联网企业很早就开始了相应区域的布局。早在2008年,腾讯出资750万美金入股印度互联网公司MIH India,进军印度;2013年腾讯又同MIH签署多个重组协议:收购原属MIH集团社交网络的10c india 80%股份,同时腾讯持有MIH India 19.9%的股份,现如今在中国之外,印度是微信的第二大市场。对于阿里巴巴,2015年2月,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对印度One97 Communication的在线支付及市场业务共同投资约5.75亿美元,而旗下的国际速卖通业务在巴西做得风生水起,巴西已成为速卖通的全球第二大市场,其销售额占巴西人海外网购的50%。另一家进入大众视线的是小米,一句“Indian MI fan”让雷军亮相印度舞台,其实早在2014年6月,小米就已经进入印度市场,小米在进入印度市场不到4个月,销量已突破50万部,小米还将在印度铺开体验店,设立研发团队,组织工艺链和生产,建立生态系统和品牌影响力。

  另一个有代表意义的区域是东南亚,近几年得益于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的发展,互联网平均渗透率接近全球平均水平。同样国内互联网行业的领军者已经开始了相应市场的布局。2014年5月,阿里巴巴向新加坡邮政投资2.5亿美元,共同搭建跨境电商物流平台;vivo总裁兼CEO沈炜2013年底就表示,未来五年以内,国际市场将聚焦于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和马来西亚4个国家;2014年5月,去哪儿网宣布投资东南亚的移动打车应用公司Grabtaxi,2015年8月,Grabtaxi宣布完成了新一轮的3亿5千万美元融资,寇图资本、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滴滴快的为本轮投资者。

  当国内的互联网行业竞争呈现白热化的时候,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从中寻求新一轮的增长已经成为大多数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必然选择,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然而互联网经济的出海之路并不容易,依然面临巨大的挑战,这其中包括:互联网人才的缺乏,很多互联网企业在海外面临缺人的窘境;文化、市场的差异,运营工作无法完全照搬国内的成功经验;基础设施不健全,建立在互联网基础设施上的应用很难平移到国外市场;互联网的消费习惯由于上一波互联网发展的缺失,完全没有建立起来等等。同时,还需要面对来自国际互联网巨头的正面挑战。

  而现在“一带一路”的提出和发展正在帮助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国际化逐渐扫清障碍。首先,100多个国家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倡议中,40多个国家签署了共建合作协议为中国互联网企业走出去构建了良好的政策和合作环境,扫清了很多政策上和沟通上的壁垒,中国的互联网企业能真正融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联网市场;其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设施的联通,完善沿线国家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为中国互联网企业在相应区域的发展奠定基础;再次,中国企业在相应国家已投资超过百亿美金,创造几十万个就业岗位,并不断推进学历学位互认协议,这将有利于互联网产业发展相对落后区域的人才培养,吸引当地互联网精英聚集起来。一方面,帮助中国企业在相应区域的发展补强人才短板;另一方面促进当地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最后,2016年12月商务部发布了172个国家的《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对有关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形势、投资环境、政治环境、商业机遇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帮助中国企业了解文化、市场的差异,减少水土不服。因此,“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落地,势必加快中国互联网经济国际化和走出去的步伐。

  互联网经济在“一带一路”落地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一带一路”助力互联网经济走出国门的同时,同样不能忽视互联网经济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首先,互联网作为信息革命的重要产物,在信息互通、加快交流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网建设发展相对缓慢,严重影响了相应国家的信息交互,同时作为如今相互贸易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子商务不能充分体现其在“一带一路”贸易互通中的高速公路的角色,势必大大延缓“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发展。其次,过去几年,我们见证了社交、O2O、共享经济在改变生活品质、盘活存量资源中的重要作用,结合“一带一路”国家的实际国情,围绕基本的“衣、食、住、行”发展,符合当地用户使用习惯的互联网应用,一方面可以盘活当地资源,提高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在加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建设的同时,提升服务软实力,让普通民众能充分享受“一带一路”所带来的对于生活质量质的改变,更加深刻理解“一带一路”发展的意义所在,加快民心相通;最后,产业端与互联网结合能更进一步帮助传统产业节能增效,尤其是基建、能源、电力、交通等“一带一路”大力发展的行业中,假设让每一个细分领域都能提高效率1%,那么对应近千亿美元的投资,带来的效益将高达几十亿美元,这个体量不容忽视。过去我们见证了ERP,MIS等本地信息化系统在企业的应用,未来随着云计算、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围绕“一带一路”建立更大体量的工业互联网体系,实现企业级别的数据共享,信息互通,资源有效配置,进一步实现“一带一路”沿线企业的提质增效。

  因而,互联网经济与“一带一路”二者相辅相成,“数字丝绸之路”的建立能有效补充“一带一路”基础建设的软实力建设,将“一带一路”的基础建设真正转化成沿线国家普通民众切实能够感受的改变,同时产业互联网将原本相互独立的基建、能源、交通行业充分联通,相互协调,降低成本,统筹资源,“一带一路”建设不只是基础建设,更是智能建设。最终,也最有意义的是,通过数据中心、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的建设积累“一带一路”的数据资源,为未来的优化和升级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金融与互联网经济相辅相成

  “一带一路”的建设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这其中离不开资本的支持,首先看几个数据,“国开行截至2016年底,一带一路贷款余额达1150亿美元。而截至2015年末进出口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贷款余额超过5,200亿元。”一方面单纯的资金借贷很难满足“一带一路”建设对于资金的需求,仍然存在巨大资金缺口;另一方面,过多的债权类融资将大大增加金融体系的风险,长期投资过分依赖银行贷款,导致银行资产和期限错配,从而为“一带一路”的进一步发展埋下隐患。与此同时,逆全球化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以及全球贸易的持续低迷,都对“一带一路”金融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其中包括:1.金融机构需要具备走出去的能力,做国际金融机构,提高效率,加强风控;2.多层次金融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构建包含贷款、基金、保险、债券、股票在内的多层次金融支持体系,并推动当地金融机构为项目提供金融服务;3.丰富交易市场和融资方式,实现股权和债权并举,完善衍生品市场、期货市场,构建更加创新的投融资方式,最终充分激活民间资本共同助力“一带一路”;4.完善不同资本市场的对接,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的网络化、结构化布局,金融机构互设、互认,金融服务对接,资本市场、金融基础设施的联通,金融监管当局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快速反应机制的建立等;5.完善的信用评级体系的建立,金融对象的精准画像、金融监管的实时动态监控,以及资产和资金端的有效匹配都是对于“一带一路”金融体系提出的新要求。

  以上对于金融体系的新需求进一步提出了所用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的升级需求,这也正是新金融的价值所在。新金融有很多定义,其中包括“金融要素市场化、金融主体的多元化、金融产品的快速迭代”等等,而究其核心,相比于传统的金融模式,融入了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等最新的金融科技要素,与互联网经济可谓一脉相承。首先从基础设施的角度,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主要为数据积累和网络,而新金融的发展所依赖的评价、信用体系以及支付体系的发展和互联网化,其底层依旧是数据和网络,所以二者从基础设施的角度可谓同宗同源;其次,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的发展,而这些技术均在金融领域实现了最快的落地,并助推了新金融上一波的发展浪潮。如今又在将智能金融推向爆发的前夜,可见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是新金融发展的核心动力;最后新金融的发展促进了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的完善,让更多的优质创新能够获得资金的支持,进一步推动互联网经济的成熟和发展。由此,互联网经济和新金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良性循环和生态闭环。

  而互联网经济结合新金融对于“一带一路”金融系统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承担辅助投资决策的作用:精准地刻画资产端和资金端的实际需求,实现高效匹配;根据不同类资金的风险偏好,给出客观的投资建议;积累不同类型资本市场数据,做出投资模型的动态调整。另一方面,新金融将成为金融监管和安全的有效保证。

  建立客观模型:数据和数据技术是金融安全,以及应用与金融安全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底层,以金融行业或者企业所积累的数据为基础,利用深度学习的方法,构建金融安全领域的风控模型。这个模型不是人为定义的,而是基于已有的交易记录、风险漏洞等数据形成的全面风险把控模型;

  结合场景根据不同的金融业务建立不同的风控模型:金融行业有多种业态,人工智能分析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对应不同的金融领域,以及细分子领域形成风控模型;

  建立全面征信模式:利用人工智能中的知识图谱技术,不仅可以利用本行业和本公司的数据,还能充分利用关联的数据,分析其关联性,做出更全面的征信和风控;

  实现实时监控:利用云的方式将高性能的计算有效分配,以及人工智能的预测技术和实时技术,能够形成金融安全的7×24的风险把控;

  对风险有效预测:利用图像识别、自然语义识别、语音识别,分析金融活动中可能蕴藏的风险点,对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和后期的随时跟踪;

  实现全过程的动态风控:利用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以网络借贷为例,实现贷前、贷中和贷后的全过程风控;

  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和更新风控模型:深度学习技术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能根据新发生的情况和新出现的现象,更新风控模型;

  加强内部管理,减少人力成本:人工智能可以充分地降低人工的参与,从而降低人力成本和降低人为引起的失误和风险。

  构筑价值网络

  互联网经济出海的核心是建立一个围绕“一带一路”的价值网络,这个价值网络的底层将是数据技术、云计算、感知设备、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这个底层基于互联网为整个价值网络提供支撑和服务。而上层的价值网络则将原本相对独立的价值链、供应链、公司链、空间链整合成一个整体,重新构建组合和商业生态,加速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在这样一个体系里流转,从而创造价值。金融系统将成为这个价值网络中间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渗透到价值网络的每个环节。整个价值网络的数据将最终沉淀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价值网络当中,不断地被解构和利用。

  同时,基于技术的发展,这个价值网络的层次将不断得到拓展,底层将是信用体系、硬件基础、数据库等一个个基础要素API和服务集成体系。上方的价值交换、价值创造、信息共享、专业服务等产业和场景应用将方便地实现对于底层基础和服务的标准化调用,并将信息流、数据流、物流、资金流、信用流等数据不断的沉淀和积累,形成这样一个多层次的价值网络。这个网络将会不断地根据需要自我完善和迭代,从而在这样一个通用的多层网络的基础上形成特殊领域的价值网络应用。

  以“一带一路”和“数字丝绸之路”为基础,构建“一带一路”的价值网络,在这个价值网络中所有成员的信用得到了有效的评估、风险得到了全面的把控,并且加速了价值交换的速率,降低了价值交换的成本,实现基础设施的共享和方便调用,有价值的数据被沉淀和充分利用,反哺价值网络和“一带一路”经济的发展,最终形成一个“一带一路”良性的经济生态,实现共同繁荣。

(作者单位:互联网金融千人会,编辑丁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