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倡导使用类似“奇未守护”APP的安全软件,可以帮助家长远程管理孩子的手机,培养广大青少年绿色上网、文明上网的意识。 如今每个人的生活都与互联网紧密相连,而互联网在给人们带来各种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安全威胁。尤其是近年来青少年网络安全事件的频发,警醒人们青少年健康安全上网需要全社会更多的努力和关注。 9月12日下午,由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和360公司主办,中青奇未协办,首都互联网协会妈妈评审团参与的“奇未守护”APP产品发布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发布会由团中央少年部宣教处兼职副处长郑妍主持,全国少工委委员、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未来网总编辑万兴亚、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北京实验学校党组书记蔺龙燕、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北京实验学校德育副校长曲丽、中青奇未副总经理谢鹏、中青奇未产品总监郝宪强,以及首都互联网协会妈妈评审团代表马妍、学生代表共同见证了该款产品的正式上线。 
“奇未守护”APP的产品发布会现场 随着《王者荣耀》等大量手机游戏的兴起,小学生玩家超长时间沉迷游戏、花费大量金钱购买游戏产品等现象,让家长倍感忧心。随着未成年人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地需要通过手机获取各种资源,这也使得孩子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 据数据调查显示,分别有11%的小学生、12%的初中生和17%的高中生称会随时随地上网,而游戏、直播、社交类应用是他们主要下载的软件类型。以众所周知的手机游戏《王者荣耀》为例,腾讯浏览指数平台上的数据显示,其日活跃用户超过5000万,其中11岁至20岁的用户占比高达54%。如何让孩子们可以健康正常地上网,开发一款能够控制其手机并保证安全上网的软件刻不容缓。 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北京实验学校作为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工程首批示范学校,长期参与组织网络安全教育课程研发、活动设计、教师培训等活动,并在朝阳区起到区域带头作用,能够把网络安全教育的优质资源辐射到各个校区以及周边的中小学。该校党组书记蔺龙燕在发布会上提到,希望通过校内外资源联合,不断提升学校网络安全教育水平,提高广大师生安全上网的技能。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此呼吁中小学通过开设网络安全教育课程培养广大青少年绿色上网、文明上网的意识,通过倡导家长使用奇未守护APP这样的安全软件,帮助家长远程管理孩子的手机,实现家校联合管理,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上网行为习惯,达到家校联合教育的目的。”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北京实验学校党组书记蔺龙燕说道。 “通过奇未守护APP,家长拥有了与孩子互动的上网管理工具,家长由过去没收孩子的手机、禁止孩子玩手机等这些‘堵’的老手段,变成通过软件约定游戏娱乐时间,让孩子自觉遵守约定这样‘疏’的新办法。”妈妈评审团代表马妍希望互联网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利用科技手段帮助孩子和家长们形成有效的沟通。 “奇未守护”APP的产品定位是孩子手机全能管家,也是一款帮助家长远程管理孩子手机的安全管理型软件。家长可通过管理手机里的应用、设置上网时段等防止孩子沉迷网络;通过拦截不良信息、设置网址黑白名单保证孩子上网安全;通过查看孩子实时位置,设置安全区域及亲情号码以便孩子遇到危险时能够快速及时通知家长。 
“奇未守护”APP启动仪式 据了解,“奇未守护”APP于2016年10月开始构思,同期进行产品调研、用户需求了解、市场数据分析形成APP的开发以及设计需求。2017年初开始进行APP页面设计,3月开始进行研发,目前基本实现了基础功能。该APP主要功能包括家长绑定孩子端手机、锁屏管理、应用软件管理 、运动轨迹浏览、安全区域设置、网址管理、添加网址黑名单、亲情号码设置、孩子定位等。 例如,家长最担心的孩子沉迷网游问题,使用“奇未守护”APP可以管理孩子手机使用时间,设置上课禁止玩手机。通过设置多个锁屏时段以及解锁时段来控制孩子在上课及下课时间使用手机,锁屏当中只可以拨打家长设定的亲情号码,并且孩子在锁屏过程之中不可以退出锁屏状态。 而对于孩子的安全情况,“奇未守护”APP可以设定孩子出行范围的安全区域,进出即有响应。这样能给孩子精准定位,并且查找所要设定安全区域的中心位置,通过设定安全区域半径,并可在设定完成后进行半径修改,当孩子离开安全区域之后,家长即会收到响应提示,辨别孩子位置状态。 2013年,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指导下,由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发起、未来网和360公司承办、并由360公司提供技术与资金支持的校园网络安全教育公益项目“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工程”启动,旨在全面提升青少年网民的网络安全素养,建立适应性、和可持续的校园网络安全教育体系。“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工程”以开展网络安全课程教育和公益活动为主,目前已全面覆盖北京、上海等14个省市、60多座主要城市、4万多所小学、400多万个班级,影响中小学生约1.2亿人次,吸引100多家传统媒体及网络媒体报道,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网络安全知识的学习热潮。 (首都互联网协会供稿,编辑李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