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鸣评论•我和大运河的故事  北京在这头,杭州在那头

 2018-01-03 13:18   王引

  十二年前上大学,只身来到江南的我,只想感受书中写的“杏花春雨江南”,只想看遍水榭亭台私家园林,却不想那年到无锡,在运河边,我被大运河恢弘的气势所震撼,也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做枕水人家,自此,我爱上了大运河。

  来扬州、赴杭州,只要是能看到运河的地方,我都会去运河边走一走,站一站。驻足运河边岸,不能不令人感慨中国古人的伟大!面对流逝的运河水,大概是因为了解它的历史,竟然没有时光不再的唏嘘,有的只是尊敬和佩服,以及感叹洪流向前的日新月异。

  去年春节,我再次来到杭州。小河直街的运河边上,有一块大大的石壁,石壁上刻着京杭大运河的整个流域,通州、天津、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杭州,一起出游的小姑娘兴奋地比划着,“北京在那里,杭州在这里,北京是我的家,原来这么远啊!”

  是啊,原来这么远啊,飞机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在陆地上有两千公里。这条运河,像一条水脉,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贯通了中国的南北,在曾经空运、陆运不发达的时期,发挥了重要的运输作用。这条运河,沟通了中国东部几个大省,这些大省中,有国家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有主要的粮食产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产区,把整个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串联起来。依靠着大运河,多少城市发展起来,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到如今,在小河直街、在扬州的运河两岸,依然能够看到当年繁华世事的痕迹。围绕着运河,盐业、纺织业、农业蓬勃发展,也形成了运河两岸独特的习俗和运河文化。

  走过运河,过了石桥,在河的这岸,我买了几个印着“走运”字样的红包,我用脚走过了运河,可不就是走运?运气是自己走出来的。唐代皮日休有诗云“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足以道尽京杭大运河的高瞻远瞩。不禁让人想到如今的“一带一路”,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同样在国内也把大运河联系了起来,将沟通与交流由国内延伸到了国外,由北京扩展到了全世界,就如同大运河串起来的那些地方。大运河是一条线,汇聚于北京这个点,这个点凝聚了最后的结果,同时也成为了再次出发的起点。

  这一次的中国也用自己的双脚,选择了适合自己并惠及世界人民的道路。沿着运河的延伸,中国也开始走运,走出自己的运气,走运的中国带着先人智慧的结晶,带着现代的先进意识,走自己的运气,走的更加自信、更加平稳。

  下一次,我还要站在运河边,要去到那些运河经过的城市,这里仿佛是一种民族精神的根。运河水涤荡了心中的尘埃,冲走了眼前的桎梏,留下的,是实实在在、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

(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评论处供稿,编辑杨爱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