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12期——传媒研究•新突破新进展新成效 2017媒体发展回望

 2018-01-24 16:16   黄楚新  王丹

  新传播技术的不断更迭发展是媒体转型升级的直接推动力。2017年,媒体在技术层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与创新。在新闻生产上,“中央厨房”机制得到不断推广和升级,选题策划在内容生产中的比重提升,新闻产品的个性化与深度互动性特色鲜明。媒体通过自建传播平台和入驻平台同时发力进行渠道建设。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智能化新闻产品样态逐步丰富,媒体行业生态变革加速。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传播技术作为媒体发展动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也受到媒体机构的广泛重视。在十九大新闻中心,网络配置进行了大幅提升,新闻中心首次提供面积达到130平方米的融媒体访谈室服务,专用网线总带宽达到1000兆。媒体技术深入渗透在信息生产和传播的整个流程中,媒体通过不断主动应用新兴技术,进行融合发展和转型升级。

  新闻生产流程与机制赢得新突破

  “中央厨房”建设和运行机制不断推广与升级。技术驱动下的媒体融合发展,首先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建立新的内容生产制度。新传播技术的发展要求新闻生产主动革新内容生产流程,以全新的运行机制生产新闻。“中央厨房”将传统新闻层级式生产链再造,通过信息资源集中整合、处理、分发与评估,以统一的技术支撑体系为保障,实现新闻高效生产与传播,成为当前媒体转型发展的机制突破口。以人民日报社为代表的中央主流媒体作为国内最早试水“中央厨房”的媒体机构,经过大量的媒体技术探索与实践,逐步建立起一套适配当前新媒体传播规律的发展机制,成为国内媒体融合发展的参照。

  “中央厨房”机制是在坚持移动传播理念的前提下,搭建新媒体编发、管理等扁平化系统,实现信息生产创新的有益尝试,符合网络时代新闻传播需求,为现阶段媒体融合发展的“龙头工程”。2017年,国内媒体的“中央厨房”遍地开花,不断涌现。

  2017年3月,中国青年报“中央厨房”——“融媒小厨”正式投入使用。作为改变整个报社运行方式的机制,“融媒小厨”实现了内容生产、信息分发和运营的一体化整合。同时,统领报社的新媒体策划、编辑、制作、技术等部门,提高了信息在不同终端传播的整体规划水平,突出了不同渠道的侧重点,提升了信息传播速度和效果。同年3月,汇集了天津日报、天津广播电视台、北方网等在津主流媒体资源的“津云”中央厨房在天津启动运行。“津云”通过业务管理和决策指挥两大技术平台,对旗下的策划、编审、分发等场景中心进行统领。“津云”客户端上实现了天津11 个电视频道和10 个广播频率的直播,在“中央厨房”机制上进行了创新。

  同时,“中央厨房”在地市级媒体及不同地区的媒体间被广泛采用。例如,2017年9月,荆州日报传媒集团的“党报云中央厨房”上线。2017年10月,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开启融媒体“中央厨房”,通过大数据分析、智能采编等进行中枢化运行。广电系统也相继推行“中央厨房”机制:2017年7月,西安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指挥发布平台发布,通过这一中枢,全台节目互相调用、无带化播出得以实现;同年8月,搭载了山东卫视、齐鲁频道等多个电视栏目的山东台“中央厨房”运行,依托虚拟前景技术和中心指挥调度,《山东新闻联播》完成了播出创新;同年10月,中国国际电视台融媒中心正式投入使用,通过汇聚全球电视信号,实现台内外、海内外资源共享,推动对外传播。

  在一批媒体搭建与创新“中央厨房”机制的同时,一些早前已建立了“中央厨房”的媒体进行了机制升级与再造,进一步完善了制度。例如,羊城晚报2015年实行采编集中指挥运作机制。2017年,其将全媒体指挥中心升级为信息可视化控制中心,更加重视技术的支撑作用。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优化了新闻中心的指挥和调度等功能,将“中央厨房”升级成3.0模式。

  技术运用中选题策划比重突出

  随着媒体对新传播技术认识的不断深入、使用愈加熟练,新闻生产中技术应用的条理化和系统化逐步提升,选题策划在技术应用中的重要性凸显。媒体在选题策划中加入技术因素考量,通过前期统一规划,系统设计带有不同技术特点的新闻产品,发挥不同类型媒体形式的优势,将传播效果优化。例如,在2017年全国“两会”报道中,人民网通过前期策划比对不同媒体技术,选择通过网络视频直播形式进行《两会进行时》节目。通过每天不间断的9小时直播全方位持续地展现“两会”现场,为观众带来真实、全面、别样的两会报道。

  在一些重大选题报道中,策划与技术在生产中的融合功用更加显著。例如,在党的十九大报道中,中央主流媒体通过前期周密策划信息产品类型与选用技术,生产出一批具有广泛传播力的新闻产品。人民日报客户端通过微视频《中国的红色梦想》,在7分钟内将历史与现实相连,生动地讲述了共产党人的梦想。十九大报告全文内容较为丰富,人民日报客户端选用思维导图技术,将3万余字的报告整理归纳,被用户下载、收藏,学习、使用,传播力大增。光明日报社在选题策划中从用户需求出发,将用户群体细分,针对不同的群体策划研发融媒产品,将十九大报告解读系列报道分为大学生版、军人版、民生版、“一带一路”版等,通过前期主题策划与技术应用相结合的生产机制,提升了产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同时,不同媒体形式的系列新闻产品通过打好“组合拳”,有助于整体发挥好叠加效果。在党的十九大报道中,新华社通过使用不同技术推出主题系列新闻产品,提升了报道的整体影响力。短视频《领航》,在9分钟内通过声画回顾了十八大以来的重要时刻,满足用户在移动互联时代的收看习惯。移动端H5产品《点赞十九大 中国强起来》整合前期邀请的各界知名人士的原声语音,激励用户进行点赞接力,以音频为主要形态与用户互动。截至2017年10月26日,已有1.2亿网友接力点赞,页面浏览量达30亿。手绘动图网页栏目《图说十九大好声音》,将图片与手绘相结合,灵活展现十九大代表的采访内容。

  个性化与深度互动性特色鲜明

  2017年,媒体在实践中更加注重利用技术实现新闻产品的垂直化、个性化,同时在早期互动性尝试的基础上,加深和拓展了新闻产品的交互性。新闻从业者从用户体验出发,以产品经理的身份设计、研发、运营新闻产品,使新闻产品更加贴近特定用户的需求。

  例如,为庆祝建军90周年,人民日报客户端设计了一款新媒体产品《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因其具有较强的互动与个性化特征而受到用户青睐,点击量超过10.4亿,分钟访问人数峰值达到41万。在国庆节专题报道中,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推出H5产品《我为祖国升国旗》,充分突出用户的爱国情怀与参与心理,在产品中用户通过互动成为一名升旗手。在党的十九大报道中,人民网推出微视频征集栏目《我的这五年 幸福在这里》专题网页,拍客通过自主拍摄短视频并上传的形式参与到十九大的报道中,以个人视角展现真实的故事。独臂义工维修、跨国婚姻、回乡创业……用户通过视频分享活动深度参与并丰富了报道素材与内容。

  传播渠道与平台建设获得新进展

  自建传播平台集中发力

  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制作与分发的平台建设至关重要。媒体自行搭建平台、拓展传播渠道是通过技术手段提升新闻制作能力和传播能力的有效尝试。在2017年全国“两会”报道中,光明网“钢铁侠”多信道直播云台因同时实现了信息采集与分发而受到关注。多信道直播云台集合了VR、视频和全景功能,可以同时为16家平台提供高达3K画幅、4M码流的视频和VR信号。用户通过平台的云适配技术可以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信息获取和互动。

  作为业界融合发展的开拓者之一,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媒立方”平台大数据功能与云平台建设也在不断优化与升级。通过数据库建设,平台进行新闻信息内容资源汇总和用户信息数据资源分类集中。在内容数据库中,拥有包括国内1003家数字报刊数据、异构化资源数据、互联网新闻数据、政府门户数据、微视频库、社交平台信息、新闻图片库与历史老照片等10余类数据源,实现了内容的丰富保存与及时调取。通过数据深度挖掘,对多终端用户信息获取行为进行分析,以形成清晰的用户画像为采编、发行等提供数据服务。在业务大数据平台,通过技术实现了策划、舆情研判、信息分发与运营的一体化。“媒立方”智慧平台凭借丰富的平台功能和先进的技术应用成为2017年“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特等奖项目。此外,湖北广电的“长江云平台”、河北广电的“冀时”移动媒体云平台等均通过不断更迭新传播技术,依托平台打造新型传播体系。

  平台入驻与合作重在共享

  随着媒体融合深入发展,一些拥有理念和经验优势的媒体开始开放技术、平台、渠道等已有资源,旨在通过共享激发创新,实现共同发展。以平台入驻等形式,媒体搭上了同行的发展“顺风车”,带动整个行业共赢。

  2017年2月19日,新华社启动了“现场云”媒体服务平台,面向国内媒体提供入驻机会。包含中央媒体、地方媒体、地方党政机关在内的首批102家机构同步入驻该平台。“现场云”平台提供信息采编、分发和回传功能,为入驻媒体提供基础网络资源,开放了新华社客户端的渠道平台,入驻媒体发布的稿件可直接在国家通讯社的新媒体终端显示,依托新华社的用户数量和影响力,实现了入驻媒体新闻报道的影响力提升。

  2017年8月19日,由人民日报社牵头的“全国党媒公共平台”启动,平台连接人民日报社“中央厨房”、网络和移动终端等多渠道,构建全国党媒内容、渠道、数据、技术等资源共享平台,全面提升党媒的移动端优质内容生产能力和网络舆论引导力。2017年记者节,在全国党媒公共平台的统筹下,川报观察、广州参考、看苏州等5家媒体进行项目合作,联合推出了“媒体人‘战斗力评估系统’”,通过“请回答1108”移动端产品,用户以答题的形式可以获得媒体人潜力测试报告。2017年9月,封面传媒与微软等机构合作发起成立了“人工智能与未来媒体实验室”,进行“人工智能+媒体”研究,为媒体实践提供学术支撑。封面传媒同时进行了智能开放云平台实践,通过技术服务开放为媒体节省开发成本,通过指挥和管理体系的大数据服务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方案,提升媒体在新技术方面的工作效率,提升行业发展动力。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取得新成效

  智能化产品样态逐步丰富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培育壮大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兴产业。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对我国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等进行了清晰规划。2017年10月,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成立,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得到进一步推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其重要性不断凸显。

  人工智能技术促进用户信息获取、信息接收内容和方式的改变,使新闻生产更加高效,信息分发更加精准,革新了新闻内容的生产流程、媒体运营方式、新闻产品形态。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在新闻产品中的使用增加了报道的现场感、科技感和交互性,提升了用户体验。例如,新华社客户端于2017年3月2日、5月3日、8月6日进行了应用版本更新,不断调整和优化客户端的智能体验,综合语音识别、智能推荐等技术使用户与“小新”的交互体验不断提升。在党的十九大报道中,新华社推出《360度全景呈现:聚焦十九大 世界瞩目》节目,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扩展了新闻产品的呈现视角。H5产品《全息全景 身临其境看报告》搭建了人民大会堂实景3D模型,通过全息技术,用户只需摇晃手机便可以全方位感受十九大会场,同时产品搭载习总书记的语音原声,用户通过手机端便拥有在会场听报告的现场感和真实感。中央电视台利用虚拟现实、全景观展、语音合成等先进技术推出了《“砥砺奋进的五年”网上展馆》网站,创新了用户的数字观展体验。2017年8月,央视制作播出了国内首档人工智能挑战类节目《机智过人》,以“人机挑战”的方式将人工智能技术作为节目的主要内容进行播出,增加了节目内容与类型的选择。

  智能机器人深入行业生态变革

  机器人在媒体中的使用初衷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依托于当前技术机器人在媒体领域可以实现写稿、写诗、交互、播报等功能,并在实践中不断被应用。写稿机器人最先在媒体中出现,目前一些媒体机构通过技术研发相继通过机器人完成体育、突发等部分特定新闻选题内容的采写工作。国内已有多家媒体率先在内容生产与交互领域进行了“媒体机器人”项目试水。

  在2017年春运报道中,南方都市报社写稿机器人“小南”上岗,通过数据抓取迅速成稿。2017年全国“两会”报道中,媒体纷纷推出智能机器人丰富报道形式。人民日报社“小融”进驻“中央厨房”,通过热点舆情语音播报、会议及通讯信息查询等功能助力报道,在信息沟通与协同方面提升了编辑部工作效率;新华社的采访机器人“爱思”进行了采访工作;浙江广电在虚拟演播室推出机器人“小聪”作为嘉宾与主持人进行互动主持;广州日报社同时推出机器人“阿同”“阿乐”,分别进行报告分析与互动交流。2017年8月,在四川九寨沟发生地震时,最先发布的消息是智能机器人仅用不到30秒时间撰写的报道。人工智能机器人通过数据筛选融合、自然语言生成、语音识别等加快新闻生产时效、推进内容生产流程与机制变革,其技术不断升级,向智能交流、智能处理、智能模拟等方向发展。

  2017年,技术对媒体发展的影响愈加深刻。云计算、短视频与视频直播、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因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满足用户需求,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而成为热门。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选择其应用领域,与市场结合进行布局成为关键。智能化与视频化仍是新媒体发展的趋势。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传播战略研究室,编辑丁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