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鸣评论•没有烟花爆竹的北京“年味儿”

丛子平   2018-06-19 10:50   

记忆中已经持续十来年了吧,每到春节前,全国各大中型城市里关于是否燃放烟花爆竹的话题,总会引起各类新闻媒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和讨论。能放还是不能放,禁放还是限放,划定区域能不能放,限定时间能不能放,诸如此类的讨论层出不穷。今年春节,北京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似乎没有引起多大的讨论,“杂音”较几年前也明显少了很多,“清新过年、守护蓝天”“支持禁放、环保春节”的声音已然成为主流。

今年是北京修订《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后实施的第一个春节。修订后的最大变化是将五环内区域全部设定为烟花爆竹禁放区;五环外的区域,由所属区政府根据其特点和生活、生产需要自行确定。今年春节,五环外的区域也鲜见烟花爆竹了。显而易见,燃放烟花爆竹释放出来的主要是二氧化硫,能够迅速造成空气污染。治理空气污染需要大家齐心协力,能不燃放烟花爆竹的就不燃放。因为,大家对美化生活的需要是一致的。

清新空气和蓝天常在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最大公约数。近年来,首都的广大市民对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空气污染的认识也在不断加强,对于在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这一传统习俗的态度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无论是从人民群众的表态意愿和实际行动来看,还是从相关部门出台的禁放和限放的政策来看,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禁放或少放烟花爆竹,按规定禁放的坚决不放。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一年到头担心空气质量不好,总担心呼吸到含有PM2.5的空气。特别是北方进入供暖季之后,空气流动条件不利,咳嗽、流感已是常态,医院也是人满为患。今年春节期间,大家以实际行动积极支持禁放烟花爆竹,为北京蓝天和清新空气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保护大家的身体健康做出了努力。

清净舒畅和团圆祥和过春节,才是健康生态的“年味儿”。燃放烟花爆竹,是老辈人千百年来过年的传统习俗。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燃放烟花爆竹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道“年味儿”,能够增添欢乐、烘托气氛,也是振奋新年精神、传承民俗文化的载体。但是近年来,为了追求花样和效果,烟花爆竹的威力也越来越大。在生产、运输、销售、储存、燃放等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越来越大,造成的火灾事故、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越来越多。过年期间集中燃放烟花爆竹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噪音扰民、垃圾遍地等环保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今年春节,北京城里明显少了噼里啪啦、叮当扑通的烟花爆竹声音,却安静祥和、清净舒畅了许多,不仅改善了大气质量、减少了环境污染,也不再扰民了,更安全了。春节假期,全家团圆过年,陪家人在家聊聊天、到公园逛逛庙会,其乐融融、亲情绵绵,这样的团圆亲情比燃放烟花爆竹营造的“年味儿”更浓郁、更长久。

爆竹的热闹、烟花的绚烂,与清新的空气和清净的环境、与我们每个人的健康相比,孰轻孰重,不用辩论,自有掂量,“年味儿”却一点也不差,何乐而不为呢。

(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评论处供稿,编辑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