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网络恶意营销账号 携手共建良好网络生态 首都互联网协会召开网络生态治理评议会

  2020-07-13 11:32   

为进一步落实《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按照国家网信办统一部署,北京市网信办自5月1日起开展为期两个月的网络恶意营销账号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属地重点网站平台全面清理处置歪曲解读国家重大政策和重要事件、恶意篡改党史国史、诋毁抹黑英雄烈士、冒用权威人士名义发布谣言、炮制耸人听闻标题引发群体焦虑、大打色情“擦边球”等网络恶意营销账号及信息,积极受理网民投诉举报,及时公开曝光典型案例。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属地重点网站平台依据用户服务协议累计处置各类网络恶意营销账号170余万个,清理相关信息257万余条。

7月9日下午,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共同召开2020年第一次网络生态治理评议会,政府管理部门、互联网企业、专家及网民四方代表分享近期网络恶意营销账号专项整治成果,共议建设良好网络生态的各方责任。会上,首都互联网协会向全行业发出倡议:多方共治网络乱象,共建良好网络生态。

属地网站:多措并举 重拳整治网络恶意营销账号

在北京市网信办的统一部署下,属地网站高度重视、积极响应,采取多项措施,全面开展网络恶意营销账号专项整治,有效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净化网络生态环境。

聚焦重点,精准整治

微博在整治网络恶意营销账号中打出一套“组合拳”,成立专项工作组、结合平台特色细化审核标准、优化产品侧长期策略,在进行全面清理工作的基础上,微博上线“恶意营销”投诉分类,专人专线受理营销类内容举报,集中处置引战类、谣言冒充类、涉黄低俗类等营销账号。

完善机制,规范秩序

百度、今日头条、知乎将网络恶意营销账号整治纳入常态化审核机制,多管齐下规范网络传播秩序。结合各自产品特点,研发针对性更强的“反作弊”策略,有效拦截异常操作行为,并对账号及设备进行梯度处置,建立“黑名单”机制,对敏感账号重点监控,对恶意营销账号多平台联动查处。

专题培训,正向引导

属地网站面向平台用户主动策划网络恶意营销账号专项主题教育培训,强化正向引导。快手为推动公司内部及平台用户加深对此次专项行动的了解,专门策划开展了3期网络生态规范专项直播活动,覆盖人次超过30万,获赞超过38万。腾讯网通过“阳光媒体人”行动,对公众号运营者进行安全运营培训,系统性提升平台内容创作者的法律意识,净化信息源头。

公开曝光,形成震慑

本次专项整治行动期间,属地网站畅通举报渠道,积极向相关部门提供线索、固定证据,以周为单位持续对外公布专项处置结果,端内外联动曝光典型案例,深度打击各类违法和不良信息,对恶意开展违法违规营销活动的账号形成线上线下的警示威慑作用,筑牢网络安全思想防线,共同维护网络内容生态的清朗有序。

业界专家:夯实平台责任 总结典型案例

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网络治理与国际合作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谢永江认为,此次专项行动做到了“执法有力度、治理有效果”。他指出,平台治理是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的关键,可通过建章立制、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主动加强不良信息治理、编写网络生态治理年度报告等措施不断夯实网络平台的责任,完善自我调节、自我净化、自我平衡的能力。

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副研究员刘金瑞认为,网络生态治理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各网络平台通过完善机制和技术手段对治理网络生态乱象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他建议行业内及时总结公示网络谣言、网络侵权、恶意营销的典型案例,在网络空间形成警示效应。

网民代表:加强对未成人上网安全的保护

“对于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有害信息内容,社会各方必须重拳出击。”从事多年网络监督工作的妈妈评审团代表马妍认为谣言类及引战类恶意营销账号对未成年人的危害最大,导致未成年人丧失正确是非观念。她建议网站加强对具有典型性的恶意营销账号的处置和公示,帮助网民及时识别和举报。

相关部门:依法加强网络生态综合治理

北京互联网法院相关负责人指出,在治理过程中,要进一步多角度、分层次、划类别地对不同的恶意营销账号进行鉴别和筛选,做到处置有标准,治理有实效,形成对有害信息的全方位打击。

北京市公安局网安总队相关负责人谈到,将继续与市网信办密切合作,依法查处违法行为,维护网络生态环境,为营造清朗和谐网络空间贡献力量。

北京市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督促指导属地网站平台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巩固专项整治成绩,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倡导强化行业自律,持续打击网络恶意营销账号,为广大网民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行业组织:倡导各方共建良好网络生态

首都互联网协会向全行业发出三点倡议:一是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正能量”传播高地,培育崇德向善的社会风气,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丰富网民的精神世界;二是主动履行主体责任,坚决抵制违法及不良信息,杜绝个人信息泄露,整治网络恶意营销账号,努力维护网络空间良性秩序;三是自觉防范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可能对未成年人产生不良导向的信息,发挥好公众监督作用,营造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