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焦点与方法: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的三个待突破

 2005-03-26 17:02   

  2002年,受新华出版社之托,我开始组织翻译《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Web. Study: Rewiring media studies for the digital age)一书 。这本书由英国利兹大学传播研究学院社会传播专业讲师戴维•冈特利特主编,汇集了英美等国多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每一研究成果为一章。它从传播、社会、文化、政治及经济等多种角度对网络这一全新的媒介及它所孕育的网络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许多研究是富于启发性的。

  翻译的过程,是一个学习与交流的过程,也是一个反思与比较的过程。本书集纳的二十余篇论文,虽然未必篇篇都是精品,有些观点甚至已经过时,但是,从总体来看,本书既描绘了英美等国网络媒介研究发展的纵向线索,也勾勒出了网络研究领域的全面轮廓,由此,也给了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照系,使我们看到了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的一些不足。总体来看,中国网络传播研究在三个方面有待突破,即:研究视野、研究焦点与研究方法。

  待突破之一:打开视野

  目前中国网络传播或网络媒介研究的一个突出问题在于,整体研究视野不够开阔。

  在本书的第二章《回顾与前瞻——1990至2000年间的网络文化研究》中,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戴维•西尔弗(David Silver)将1990年至2000年间西方的网络文化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网络文化的大众化(popular cyberculture)阶段,它起源于新闻界,主要任务是对网络这样一种新兴媒介进行描述与前瞻,其特点是好走极端,要么将网络视为乌托邦似的神话,要么就是完全将它视作反面乌托邦。第二阶段为网络文化研究阶段(cyberculture studies),这一阶段主要关注的是虚拟社区和网上的个体身份认同。第三个阶段为批判性网络文化研究阶段(critical cyberculture studies),这时的网络文化研究扩展到四个领域:网络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online interactions)——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种因素在网络中是如何共同发生作用的;关于电子空间的话语方式(digital discourse)——对于网络的描述方式是如何影响到人们对网络的认识的;使用网络的障碍(access and denial to the Internet) ——哪些因素阻止人们上网;网络空间的界面设计(interface design of cyberspace)——网络界面的设计方式如何影响人们使用网络及在网络中的互动。这一阶段的研究也往往关注以上四个领域间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关系。

  西尔弗的这个阶段划分以及对每个阶段特点的概括未必完全准确,但是,它给我们提供了西方关于网络文化研究发展的一个基本线索,与此对照,我们可以看到目前中国网络研究中的一些薄弱领域。

  从新闻传播方面来看,国内的网络研究,主要还是在传播学的基本框架下来进行的,包括传播者研究、受众研究、传播内容研究、传播媒介研究、传播效果研究、反馈与互动研究等大的领域。从总体来看,研究视野主要是新闻传播这样一个维度,显得单一而狭窄。而从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外的网络传播研究已开始延伸到社会学、人类学、人种学、符号学等多种研究视角。

  在本书的第三章,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安妮伯格中心的尼娜•韦克福德(Nina Wakeford)指出:“网络这个媒介可以在很多不同层次上来理解。一个网页,可以看作是一段计算机代码,也可以看作是文化的一种表征,可以看作是一种消费的物质对象,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技术性劳动的成果。一方面,我们可以把一个个别的网页作为‘文化文本’来进行细致的解读,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一个广阔的视野上审视网络是如何变成全球文化与商业的一部分的。”

  在新闻传播领域,对于网络的研究重心自然应该是放在网络的传播媒介属性上,但是网络传播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传播现象,它是复杂的社会系统运动的一种集中体现。无论是传播者、受众还是传播内容,每一种传播的要素,都反映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

  运用多重视角、多种维度来研究网络,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网络的多重属性、它在社会中所扮演的多重角色,以及由此而反映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反过来,这也有助于深化人们对于网络传播与网络媒介的认识。

  待突破之二:明确焦点

  目前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的问题之二在于,许多个别研究课题的焦点不够清晰集中,指向不够明确,研究范围总是大而宽,常常是一个课题就涉及一个庞大的领域。相对窄而深入的研究课题,还没有充分被开发出来。因此,在国内的网络传播研究中,研究话题雷同、低层次重复研究的现象较为严重。从总体上看,国内网络研究的层次与角度也就显得不够丰富。

  例如,国内已有的一些网民研究常常将网民作为一个笼统的对象,只注重整体性研究,而忽略了不同受众群之间的差异化研究。相比之下,本书向我们展示出了网民研究的多种可能性。这些研究并不简单地将网民视作一种新闻传播的受众对象,而是更多地将他们看作带有不同目的的、积极的网络使用者,而大多数研究只是涉及其中一类使用者,例如,女性、同性恋、艺术家、某迷(Fans)、学生、少数民族、使用网络摄像头的人等等。也就是说,国外的网民研究依照各种指标划分出了许多子集,而每一个研究是在个别的子集中展开的,有着非常明确的研究焦点。通过这样的研究,可以揭示出网民在利用网络的目的与行为上的各种差异,从而进一步揭示出网络这样一种新媒介对于个体行为、人际关系、社群活动以及社会等各个层面的影响。

  因此,在个别研究课题中找到清晰的焦点,实际上意味着总体研究中研究对象的丰富与多元,各项研究可以互为参照、互为补充,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对网络传播中的各种现象进行解释。明确焦点也意味着可以更好地确立与此相关的研究方法与手段,如内容分析、个案研究、文本分析等。

  明确焦点意味着,在研究课题的开发上,需要利用不同的指标设置研究的坐标系,指标设置越是具体,那么坐标系就会越明确,研究的对象也就越集中,这样,研究的焦点也就自然地凸显了出来。例如,在网民研究中,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兴趣爱好、网络活动方式、民族、信仰、收入等各项指标都可能成为设置研究焦点的依据,选择不同的指标,意味着选择了不同的研究对象。

  但明确焦点并不意味着研究思路与视角的狭窄化。近年来,以某一网络社区的受众为对象的个案研究在国内也相对多了起来,从表面上看,这类研究的焦点是清晰了,但是,由于多数研究者的视野受到限制,因此,社区研究往往离不开“虚拟社区”与“公共领域”的关系这样一个模式。虽然社区与公共领域的关系是值得关注与研究的,但是社区在社会学意义上、文化意义上甚至是市场营销学意义上的价值,也是十分重要的,然而,有关的研究却还远远不够。因此,视野的开阔,实际上有助于寻找到多样化的、合理的研究指标与坐标,并以此为依据来确定明确的研究焦点。

  可以说,研究焦点的清晰、研究对象的丰富与研究视野的多样是相互关联的。如果国内的网络传播研究能摆脱过于单一的传播学的框架,而引进更多的学科理论,则将有助于研究对象的丰富,也有助于研究者在不同的研究线索下,找到有价值的清晰的研究焦点。

  待突破之三:讲求方法

  在中国网络传播的研究中,研究方法与手段仍然是一个瓶颈,多数课题无研究方法可言,而少数运用了一定方法的研究项目,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手段不够科学、完善等问题。研究方法与手段的缺乏,制约着网络传播研究向更广的领域及更深的层次拓展。这里面的原因是多重的:

  首先,在整个中国新闻传播的研究中,传播方法一直是一个弱项,虽然从国外引进了一些传播研究方法,但是,能系统地掌握并运用这些方法的研究者并不多。在新闻传播的教育包括研究生阶段的教育中,研究方法的系统传授,也显得有所不足。特别是其中一些研究方法需要一些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这更增加了人们掌握这些方法的难度。在网络新闻传播的研究中,这种现象同样不可避免。

  其次,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需要一定的条件,而有些研究条件并不是随时具备的,这就要求研究者有系统的研究体系与计划,一旦研究条件成熟就可立即着手。但是,大多数研究者却缺乏这样的准备。在一些重要的事件发生时,仓促上阵,或者完全束手无策,错失良机。例如,2003年“非典”疫情的爆发,对于网络传播研究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但是由于研究者缺乏必要的准备,最终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而且大多是集中于某几个话题,开拓性研究几乎没有。

  第三,网络本身是一个全新的媒体,网络传播中的一些现象也是前所未有的。哪些理论与方法能够运用在对它的研究上,人们还需要一个探索的过程。

  第四,网络本身具有跨学科、跨平台的特点,网络新闻传播研究也应该联合多学科力量,但是,目前新闻传播学领域的研究者与其他领域的研究者的合作还很不够。

  第五,中国网络新闻传播的研究,还处于较为封闭的状态,对于国外相关研究的学习、研究与借鉴都还显得很不够。因此,一些国外开始采用的研究方法,未能及时被引进来。

  从这个意义上看,《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一书,为我们了解国外的网络研究方法打开了窗口。一方面,书中涉及到的各项研究成果反映了不同研究手段的运用,例如内容分析、文本研究、调查问卷、访谈等,另一方面,尼娜•韦克福德所撰写的《新媒介、新方法》一章,更是直接地介绍了一些研究手段。

  传统的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在网络研究中被运用得很广泛。尼娜•韦克福德介绍了在网络研究中运用传统的人种志等方法进行研究的一些案例。例如,利用网吧这样一个环境,以人种志方法来研究网民,可以看到,影响人们在电脑上交流的,远远不止是电脑的性能或人们的使用技能,而是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例如网吧本身的地位、它的空间布局、店员与网民们的年纪、种族和性别等因素。

  这类研究向我们表明,网络本身也是一种社会,它是现实社会的一种新的表现方式,因此,传统的田野调查、人种志等研究方法,仍然可以运用于网络研究中。运用这些方法,既可以在网络中研究网络,也可以在网络之外研究网络。而更多时候,应该将不同环境中的研究结合起来。但是,在网络研究中运用以上方法,也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与困惑,例如,研究者对于研究对象的网络印象会干扰他们面对面的访谈。因此,传统方法也需要加以一定程度的革新与改进。

  此外,本章也介绍了一些创新性的研究方法,视觉化或图像化的手段就是其中一种。马克•史密斯(Marc Smith)开发的 “网络扫描”(Netscan)软件,可以将新闻组(Newsgroup)的状况以及新闻组之间的关系用图像的方式加以显示,如新闻组的规模用方块的大小来代表,每个方块的阴影或颜色,代表了发帖人数及发帖率,而新闻组之间的联系则用线条代表。这样图示化的方式,可以让研究者看到一般的新闻组用户所看不到的新闻组之间的复杂联系。当这样一个模型建立起来后,研究者就有可能更好去解读各个新闻组中的那些帖子。

  类似地,沃伦•萨克(Warren Sack)也开发出了一种“对话地图”(Conversation map),它是一种适合于新闻组的浏览器,它可以分析内容以及信息之间的关系,并将这种结果生成图形化的界面。它进行三种不同类型的图形化分析,一是社会化网络(详细说明在一个新闻组内谁与谁之间存在回复与/或引用关系);二是讨论主题(它以新闻组中最常出现的主题为基础);三是语义网络(反映那些被讨论的主要话题以及它们彼此间的关系)。

  虽然以上这些手段并不一定就是科学的,但是,这些方法给我们的启示是,网络传播研究需要有一些新的手段与方法,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这需要有新的技术作支持,需要跨学科的合作。上面提到的马克•史密斯的研究,就被列为了微软研究院的一个项目。而目前在国内,学科之间的联系非常有限,在新闻传播领域,运用现有的技术手段进行的定量分析研究本身就不多,开发新的研究技术手段更是无从谈起。

  中国的网络媒体实践进行了近十年,相关的研究也伴随着实践在向前推进。应该说,从数量上看,研究成果是可喜的,但是,从质量上看,还不尽如人意。视野、焦点、方法这三个方面存在的不足,制约了中国网络传播的研究。要想实现历史性的突破,一方面需要研究者更好地潜入网络传播的实际中去发现问题,另一方面也需要研究者将眼界放得更宽,从国外的有关研究中吸取有益的养分。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的引进,应该正是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