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与分权:变革中的互联网

 2005-03-26 16:57   

  内容提要:在中国互联网进入第二个十年的发展阶段时,一系列技术变革正在展开。总体来看,这些变革在把互联网带向两种趋向。趋向之一是汇聚,包括机器与机器、机器与人、人与人以及媒体与媒体的汇聚,与之相关的技术包括网格技术、IPv6技术、语义网技术、RSS技术以及各种社会软件。各种形式的汇聚不仅将引发互联网产业或传媒产业的革命,也会带来社会的结构性变化。趋向之二是分权,这首先体现为P2P技术引发的网络结构上的“去中心化”,其次体现为由“博客”、“维客”等应用方式对网络中的专业媒体机构权力的冲击。这两个趋向的共同的目标是创造一个更为高效而平等的网络社会。但是技术的日益发展必将带来产业上的震荡,并引起政治、经济及社会的各种力量的较量。

Digest 

A technical revolution is taking place when China 
steps into the second decade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Many new technologies are leading Internet to two tendencies:
 convergence and decentralization. Technologies such as grid technology,
 IPv6, semantic web, RSS and so called social software bring about 
the convergences which can be seen in many levels, for example, 
convergence of machines, convergence of machine and human, 
convergence of peoples and convergence of media. 
These convergences might result in the revolution of Internet and media industry,
 as well as some kind of social change. On the other hand, 
technologies like P2P are turning Internet to a more
 decentralized structure. Also, new technologies
 as Weblog and Wiki give individuals more possibilities 
to be information producers. That will be a great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al media organizations and cause the decentralization 
of media. These two tendencies seem to be contradictory. However,
 if used in proper ways, the new technologies will altogether 
help to create a more efficiency and equality Internet. 
Thoug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es itself can not determine the future of Internet, it will 
probably provoke the interaction of political, 
economical and social powers, which will change the future of our society. 

  关键词: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网格技术、IPv6技术、语义网技术、RSS技术、社会软件、P2P、博客、维客、汇聚、分权 Internet,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grid technology, IPv6, semantic web, RSS, social software, P2P, Weblog, Wiki, convergence , decentralization

  2004年,是中国互联网第二个十年的开始。年末,一条消息引起了业界的关注:12月25日,中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暨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核心网(CERNET2)正式开通,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纯IPv6互联网,标志着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全面拉开序幕。

  这个事件,更像是一个信号,它告知人们,在中国互联网走过十年历程之后,在网络的许多技术领域,变革都在发生。中国互联网业所发生的一些变革,也折射着整个互联网未来的走向。

  正在发生着的变革,虽然是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上展开,但是在深层,它们的影响是共通的。在透视这些变革的影响时,更应该看到它们所形成的合力。互联网正在酝酿的新的革命,其总体趋势似乎在朝着两个有所矛盾的方面发展:一方面新技术带来了各种力量之间新形式、新层次的汇聚与整合,另一方面,新技术又在力图使网络成为一种更加分权、去中心化的系统。但两者之间其实又是和谐的,其共同的目标是创造一个更为高效而平等的网络社会。

  一、变革趋向之一――汇聚

  

  汇聚,是网络变革中不可遏止的一个势头,也是信息社会发展的一个大势所趋。这种汇聚首先体现为机器―机器、机器―人及人―人三对关系的调整或更新。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与网络相关的技术革命也将带来媒体之间的重组或融合。各种形式的汇聚不仅将引发互联网产业或传媒产业的革命,也会带来社会的结构性变化,后者更是值得深思的。

  (一)机器与机器的汇聚

  互联网是实现信息社会汇聚能力的一个强有力的手段。网络技术使计算机不再是一种孤立的计算工具,而是变成了信息共享的手段。第一代互联网实现了信息资源的交换与汇聚,使来自全球的信息在互联网中汇流,并为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全球化的拟态环境,这种信息的汇流,既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产物,又使各种不同文化的交互作用更为直接、更为广泛。

  但在传统的互联网中,每一计算机都仍然只是为自己的主人服务,而未来的网络技术将进一步实现机器的硬件能力的汇聚。每一台机器都可以做到“一仆多主”,而每一个使用者又可以做到“一主多仆”。网格技术就是这样一个代表。网格的主要思想是利用互联网把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电脑组织成一个“虚拟的超级计算机”,其中每一台参与计算的计算机就是一个“节点”,而整个计算是由成千上万个“节点”组成的“一张网格”。网格计算的优点,一是具有超强的数据处理能力,二是可以充分利用网上的闲置处理能力。据《ForbesASAP》预测,网格技术将在2005年达到高峰,并带来互联网的新生。因此,网格技术成为了新一轮技术竞争的焦点之一,在经济竞争中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02年6月,我国政府在“863”计划中设立了网格专项研究,并制定了各个层次的研究目标。由12所大学联合推出的中国教育网格更是被称为“迄今世界上最大的教育网格”,可以实现全国100所重点大学资源共享。而在2003年11月5日,在上海市政府主办的“数字城市与城市网格”论坛上,上海宣布启动“城市网格”建设。 虽然从总体来说,网格在我国的应用还比较落后,应用范围还仅仅局限在与科学计算相关的领域,但是,这些行动表明了中国在追赶先进的网络技术方面的决心。

  如果说网格技术听上去还有些“高处不胜寒”的话,那么,即时通讯工具、BT下载工具等这些被统称为P2P的技术应用,就更形象地展示了网络中的电脑硬件资源真正联合起来以后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而这些技术也正是2004年网络技术发展的热点。

  机器与机器的汇聚不仅体现为电脑与电脑之间硬件能力的整合,也体现为多种电器设备之间的整合。这需要强大的技术做支撑。IPv6就是这样一种技术。从技术角度看,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甚至下一代移动网络的基本协议,它将大大地提高下一代互联网的地址容量。

  目前的互联网协议为IPv4,可提供的IP地址大约为40多亿个,这些资源的绝对控制权掌握在美国人手里,据称,美国一个大学拥有的IP地址就几乎等于全中国的IP地址。中国的公众网因IP地址匮乏,被迫大量使用转换地址,网络的效益及安全受到威胁。并且,预计2005年左右,现有的IP地址将全部分配完成,全球将面临严重的IP地址枯竭的危机。而采用IPv6后的效果,正如有人形象地指出,地球上每一颗沙粒都能分配一个IP地址。

  在这样的基础上,互联网的价值将得到大大拓展。对于普通人来说,IPv6带来的可以见到的影响是,家庭里的每一件电器物品都可联在网上,网络无所不在,网络速度也将得到空前的提高。

  第二代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正是采用了IPv6技术。目前,它以每秒10G的传输速率(相当于每秒传送15个VCD光盘存储的信息)连接全国20个主要城市的核心节点,为全国几百所高校和科研单位提供高速网络接入服务。中国在第一代互联网的建设上,落后了世界先进水平20多年,而在第二代互联网的建设中,则基本跟上了世界先进水平的步伐,这意味着中国在未来的互联网的竞争中能占据更为有利的位置。

  除了IPv6外,要实现各个层面的机器的汇聚,通信技术也极为关键。近两年来,宽带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一直是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根据CNNIC最新公布的互联网调查报告,到2004年6月,我国的宽带上网用户数为3110万。网络电视、网络游戏等内容的建设也渐渐在与宽带网络建设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与此同时,无线通讯技术也在继续发展。可以预计,宽带技术、无线技术在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将给我们带来具有本质变化的新体验。

  机器与机器能力的汇聚,给许多领域带来了新的潜力,具有经济上的战略意义。网络也将进一步渗透于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网络化生存将会有一种全新的含义。

  (二)人与机器的汇聚

  机器本来是人的工具,但在很大程度上,由于技术的不完善,机器会反仆为主,给人制造陷阱,机器对人的异化,也成为人类的一大心病。互联网制造的信息超载就是这样一个陷阱。在网络中进行信息搜索时,这一陷阱暴露得最充分。万维网思想的创始者伯纳斯•李由此提出了语义网思想。在语义网的构想里,机器可识别文件信息意义,也就是说,机器不仅可以处理信息,还能像人一样理解信息的含义,读懂网页的内容。这样,网络中的搜索结果将更为智能化、人性化。语义网的基础是两个技术,即XML(可扩展标记语言――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和 RDF(资源描述框架―― 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 )。

  实际上语义网思想回到了一个计算机界古老的话题上:人工智能。它也将引领基于互联网的新一轮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人工智能正是机器与人的汇聚。虽然要完全实现语义网的构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近期一些技术的出现,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机器与人的能力整合的可能性。

  2004年9月9日,Google 推出了机器自动整合的中文新闻。Google新闻系统自动搜索全球约1000个新闻站点和机构,运用计算机算法对搜索结果进行排列,对新闻进行自动分类或决定头条新闻。在此之前,Google先后在日本、韩国以及台湾等地推出同样的新闻服务。 Google英文新闻则更是在2002年9月就出现,据称很快就跻身世界著名新闻网站10甲行列。

  事实上,Google新闻只是一个代表,在它的后面,是RSS这一技术。RSS可以解释为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 (真正简单的聚合),也可以解释为Rich Site Summary(丰富站点摘要),现在国内通常把RSS新闻称为“聚合新闻”。RSS技术可以自动浏览和监视某些指定网站的内容,将这些网站的内容定时传送给用户。用户利用RSS阅读器就可以方便地读到送上门来的新闻,而无需到各家网站逐一浏览。

  RSS技术对于现有的网络信息的生产与消费的革命性冲击在于,从生产端来看,它依赖于机器的智能化自动处理,对于人工新闻的“拷贝+粘贴”模式是一个挑战;从消费端来看,它打破了现有互联网信息浏览以用户自己“拉”为主的模式,实现了高效率的“推”式发布,同时又可以实现个性化。RSS这类信息推送技术早在1997年就出现了,但是,直到2004年左右才得到较充分的商业化开发。RSS技术的复苏又一次证明,革命性的技术虽然不一定马上能得到推广,但是只要它有价值,总是会有大行其道之时。

  2004年也已有一些国内网站启动了RSS技术的运用。2004年3月,“博客中国”网站推出了15个频道的RSS新闻服务。2004年8月9日,新华网推出了RSS聚合新闻服务,推出试运行的聚合新闻栏目有“国内新闻”“国际新闻”“财经新闻”“体育新闻”等11个,在2004年奥运会期间,新华网也利用RSS系统推出了有关内容服务。

  “聚合新闻”等新的模式,在充分开发机器潜能的同时,也对人的能力提出了挑战。 Google新闻利用软件的自动抓取功能实现了每15分钟更新一次新闻,根据美国第三方独立流量监测者的数据分析,Google新闻程序抓取新闻是传统手动更新时280人24小时不间断工作效率的3倍。 因此,Google新闻对现有的新闻网站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当Google 中文新闻推出后,一些业界人士称这是门户网站的噩梦。但是,正如国外的搜索引擎分析师谢尔曼所指出,Google新闻并不是要终结目前社会的新闻模式,它是给新闻界的礼物,就看新闻人会不会善用它了。

  当简单的信息的收集与分类工作已经被机器承担时,网络新闻业务的模式将向何方发展,这是所有新闻网站都不可回避的问题。而RSS技术还只是冰山一角,未来的挑战将更大。

  无论如何,人工智能技术并不意味着让机器全方位地获得人的思维能力,它只是让机器在某一方面具备人的能力。人工智能并非让机器超过人、统治人,而是要在人与机器的相互交融与汇聚中,让机器更好地理解人,以人为本进行服务,而最终这意味着人对机器更大程度的征服,也意味着未来网络的进一步人性化。

  (三)人与人的汇聚

  让人与机器更好地对话,并非计算机技术的最终目标,终极境界应当是让人与人通过机器更好地汇聚。因此,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脉络来看,任何有助于人与人对话的应用方式总是最容易得到推广与普及。于是,社会软件的概念也应运而行。虽然关于社会软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社会软件强调的都是个体间的沟通与协同工作,以及促进人的社会化。目前主要的社会软件包括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网络游戏、博客(Blog)、维客(Wi-Ki)等等。

  在2004年中,社会软件的应用仍是最引人注目的,网络游戏热更是持续升温,并给互联网产业带来了生机。来自CNNIC的调查显示,2003年我国网络游戏产业销售达13.2亿元,比上年增长45.8%,给电信业带来87.1亿元收入,对IT产业直接贡献达35亿,对媒体及传统出版直接贡献达26.4亿,2004年上半年市场规模达到15.5亿元。预计2004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可达36亿元的产业规模,2005年可达近70亿元规模。 网络游戏产业巨大的成长空间,也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重视。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启动了“中国民族网络游戏出版工程”,计划在2004-2008年五年内出版100种自主开发的民族网络游戏产品。

  在看到社会软件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决不可忽略它们的社会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软件是对个体和社会发展影响最深刻的一类软件。

  社会软件的运用使互联网中的人际交流发生了质的改变,如非同步交流发展到同步交流,从纯文字符号交流发展到包括视频、语音等在内的多符号交流。一些社会软件(如即时通讯工具)使网络中的人际互动质量越来越接近现实中的互动,另一些社会软件(如网络游戏)则使网络的人际互动在一种更远离现实生活的情境中展开。

  新技术所刺激的点对点的人际交流也具有凝聚起社会群体的作用。人的汇聚,在网络中的表现也许是个体越来越多地加入到某些社会性群体中,这些群体既有源于网下的,也有网络原生的,后者可能会超越前者。

  由于这些群体的存在,未来的网络可能更深层地影响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对于个体的价值观及行为方式等将产生更为明显的作用。未来的网络也可能进一步改变群体的形成方式,改变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网络的发展对于未来社会结构变迁的影响,虽然还只是初露端倪,但也让人充满想象。

  社会软件不仅使个体与个体间的沟通变得更为畅达,还能集聚个体弱小的声音,这会给网络带来更大的能量。这种能量如果运用得当,将意味深长。当然也不能不看到在强大的“场”作用下的“集体无意识”。

  无论如何,社会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将与社会发展产生更深层的互动关系。

  (四)媒体与媒体的汇聚

  新的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例如宽带技术、无线通信技术、P2P技术等,已经越来越强烈地显露出整合各种媒体的力量。手机就是这样一个代表未来走向的信号。高端手机已经集网络、广播、电视及传统的电话等媒介为一体,集信息的采集、发布、传送与接收为一体,除了某些量上的不尽如人意外,它在质上的革命性意义已经展示无遗。

  2004年5月,中国第一家网络电视――央视网络电视在北京开播。北京通信的宽带用户通过互联网络,就可以点播央视网络电视的节目。它开播当天点击率高达68万人次,最高同时在线人数为3000人。开播后不久,网络电视的带宽又从100多兆扩宽到了1吉以上,更多的宽带用户能通过中国网通的宽带接入网络及流媒体平台以更快的网速收看中央电视台的电视内容,日访问量接近80万人次。此后,网络电视又分别在上海和江苏“落地”。 这些试验,可以看作网络是与电视的汇聚的起步行动。

  由于商业利益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媒体汇聚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但新一代互联网和相关技术对于现有的各种媒体及整个媒体产业的震荡性意义是可以预见的。

  新的技术也许会使现有的互联网成为一个整合的平台,也有可能会带来一个全新的真正意义上的全媒体。媒体的汇聚,不是原有媒体的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会孕育出更多新的能力。

  相对于个体而言,媒体的汇聚,意味着媒体功能的某些结构性改变。媒体将更多地成为个体生活与工作的一个平台,而不是一个信息的载体。个体更多地成为媒体的参与者与使用者,而不再是单纯的“受众”。

  媒体的汇聚,也会使媒体在社会与文化变迁中的作用方式发生某些改变。

  如果仅仅从传播工具自身发展角度来看,新的互联网及媒体技术会促使传播的小众化。这似乎意味着信息传播与接收的个性化,也似乎可以由此期待社会文化的进一步多样化。但是,如果把互联网看作一种社会性网络,那么就不应当忽略这样一个现象,小众化的传播工具同样可以带来大众传播的效果,当点对点的传播在一个无限漫延的社会网络中呈指数增长地再传播与扩散时,其影响力是决不可低估的。在文化的形成与传播过程中,这种影响力也许会削减由于个性化传播所带来的文化多样性。可以说,同一种技术会带来两种力量的拉锯,尽管现在还很难判断哪一种力量在哪一个时期会占上风。

  新一代互联网或者更新的媒体,会给不同社会力量的较量,带来新的可能性。它也将成为社会力量的一种整合手段。

  二、变革趋向之二――分权

  (一)技术结构上的分权

  2004年,在中国互联网产业界,P2P技术一词炙手可热。业界对这一技术的吹捧,自然出于商业方面的驱动力,但是,这一类技术如果得到普及,其影响力绝不仅仅在经济方面。

  P2P技术,也称为对等网络(Peer to Peer)技术,这是一种网络结构的思想。它与目前网络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结构(也就是WWW所采用的结构方式)的一个本质区别是,整个网络结构中不存在中心节点(或中心服务器)。在P2P结构中,每一个节点(peer)大都同时具有信息消费者、信息提供者和信息通讯等三方面的功能。在P2P网络中每一个节点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对等的。

  事实上,P2P技术的兴起,是互联网技术走的一个有意思的回头路。早期的互联网应用方式中,有很多都体现了P2P的思想,例如Telnet 、Usenet 等。但是,随着万维网(WWW)应用方式的推行,Client/Server的结构开始成为了互联网中的主流。然而,随着新的P2P应用技术的开发,这一“古老”的思想开始焕发出新的光彩。

  让P2P思想深入人心的是美国的Napster公司。这个公司成立于1999年,它提供的服务是让网民们交流MP3文件。但是,在Napster的服务器上没有一首歌曲,它只是提供了一个软件,利用这个软件音乐迷可以在自己的硬盘上共享音乐文件,搜索和下载其他使用了Napster服务的用户共享的音乐文件。Napster在短时间里吸引了几千万用户。最终,它被五大唱片商以侵犯版权的罪名告上法庭。但是,Napster的技术,让人们看到了P2P思想在互联网上应用的巨大潜力。

  网络上现有的许多服务也都可以归入P2P的行列,例如即时通信系统如ICQ、MSN Messenger以及OICQ等都是很流行的P2P应用。风靡一时的BT下载工具,更是一种典型的P2P技术应用。但是,无论是Napster、BT还是即时通信,都不是P2P应用的全部。它们只是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P2P的潜力。

  但更重要的是,P2P的能量不仅隐藏在它的商业应用前景中,还在于它再一次将网络的结构指向“去中心化”、“分权”的方向。

  虽然“去中心化”一直被视作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特性,在互联网发展早期,这一特性的确也表现得比较明显,但是,WWW的出现,使得互联网内重新凸显出了若干中心,去中心化的特点受到挑战,P2P技术从一定意义上促使了互联网这一特性的回归。在P2P技术结构中,中心的意义被大大弱化甚至完全消解。

  因此,P2P技术被一些崇尚互联网自由精神的人推到了很高的地位,因为,从理论上来说,它将产生重要的社会影响。P2P对于政府层面的冲击,也许更是巨大的。因为,这样的传播结构,使网络信息传播的管理与控制更为复杂与困难。例如,对不良内容的传播控制更为复杂,版权管理更为困难。

  在国外,P2P在版权管理方面带来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很大的关注。据报道,美国国会知识产权办公室(CopyrightOffice)已草拟新版法案,力图禁止Kazaa 和Morpheus这类P2P软件的应用。 英国更是早在2003年10月就通过了立法决定执行颇有争议的欧洲版权法令。这个立法从理论上明确了,使用类似KazaA的P2P服务将可能构成犯罪。

  但仅仅因为一个技术可能带来不良后果就对它严加禁止,这也许并非明智的做法,从互联网发展的历史中也可以看出,这样做也未必会奏效。

  解决P2P带来的管理问题的途径之一是技术。在版权保护方面,数字版权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DRM)是一种可行的手段。DRM可以对数字产品在分发、传输和使用等各个环节进行控制,使得数字产品只能被授权使用的人按照授权的方式在授权使用的期限内使用。当然,技术肯定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相关法律手段的加强,也是十分必要的。

  P2P技术虽然具有创造更为平等、分权的网络的可能性,但它未来的社会影响程度,取决于政治、经济等各种力量的博弈结果,而这也将最终影响着互联网的未来。

  (二)网络媒体的分权

  在多数时候,网络被看作一种媒体。第一代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特许经营”的权力是一种冲击,但是,这种冲击主要来自于大型的网站,也就是说,是新兴的网络媒体机构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影响,较量仍然是在媒体机构对媒体机构的格局中展开。而在下一代互联网中,技术带来的可能性,将使个体对于专业媒体机构产生更大的冲击。

  P2P技术便是网络媒体分权的一种技术基础,它使得作为“中心”的新闻网站的权力受到削弱。此外,RSS技术、博客技术、维客技术等,也都具有一种赋予个体权力的能力。与以往的网络技术相比,博客技术、维客技术等给予了网络用户更多的成为信息生产者的能量。

  “博客”来源于英文Weblog,Weblog是在网络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即网络日志。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帖子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Blog的内容可以随心所欲。在网络上发表Blog的构想始于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真正开始流行。2003年6月,由于“木子美事件”的出现,博客成为中国互联网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圣何塞水星报》专栏作家丹•吉尔摩(Dan Gillmor)认为,博客代表着“新闻媒体3.0版”。他认为,媒体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旧媒体(old media)到新媒体(new media)到自媒体(wemedia) 。博客即是一种“自媒体”。

  博客作为一种个人媒体,不仅丰富了媒体及网络媒体的概念,也使得网络传播的格局进一步多元化与复杂化,形形色色的个人化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专业机构的权力。

  世界上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博客之一,就是因披露克林顿性丑闻的麦特•德拉吉,他开办的《德拉吉报道》(Druge Report)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Weblog。不管是否披上博客这样的外衣,德拉吉在传统媒体眼里,都是一种潜在的威胁与挑战力量,尽管传统媒体的人们常常对他不屑一顾。这也代表了博客的处境,一方面,目前它似乎只是作为边缘化的“票友”存在,另一方面,它所蕴含的挑战力量,又是不容小视的。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博客的作用最易得到凸显。在2001年“9•11”事件后,博客网站成了重要的信息发布与沟通的渠道。2004年岁末,在亚洲海岸发生强烈海啸后,各种博客网站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手机通信业的飞速发展,以及手机功能的升级换代,建立在博客、可拍照手机与移动互联业务三者基础之上的“移动博客”也出现了。 “移动博客”是一种大型的无线日志社区,它向手机用户提供集自写日志、看他人日志、搜索日志和日志排行等众多功能。它使博客活动进一步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移动博客在2004年开始在国内初露头角,但是,在日本、韩国的移动博客服务模式已经比较成熟,这也昭示着移动博客的发展潜力。

  与博客同样值得关注的,是维客。维客的原名为wiki(也译为维基),它其实是一种超文本系统。这种超文本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同时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也就是说,这是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而参与这种创作的人,也被称为维客。

  在维客页面上,每个人都可浏览、创建、更改文本,系统可以对不同版本内容进行有效控制管理,所有的修改纪录都保存下来,不但可事后查验,也能追踪、回复至本来面目。这也就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方便地对共同的主题进行写作、修改、扩展或者探讨。

  从一般意义上来看,维客技术打破了网络上某些人垄断信息发布、更新与维护工作的局面,进一步体现了信息自由共享与分权的思想。而对于新闻传播来说,维客未来将产生的冲击,可能不亚于博客。与博客相比,维客更强调多人协作,如果这一技术应用于新闻报道,将改变在博客网站“你写我看”和“写的人少看的人多”的现象。更多人可以成为新闻的发布者与加工者。一个新闻网站的构想,可以由众人共同参与实施。对于一个新闻事件的报道,可以由不同的人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来进行补充、更新,报道处于更加开放的状态。一些重大的新闻报道,可以利用这种技术实现跨媒体、跨地区的合作。

  一个分权的网络媒体,并不意味着专业媒体机构的消亡,相反,未来的网络媒体应该形成更加多样化的“差序格局”。无论是专业媒体还是自媒体,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

  综上所述,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汇聚与分权是互联网发展中并行的两个旋律。汇聚意味着各种力量的整合,意味着更高的效率。而分权则意味着更加平等和个体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参与社会生活。

  虽然技术并不是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惟一动力,但是,当技术推进到一定程度时,必将带来产业上的震荡,并引起政治、经济及社会的各种力量的较量。因此,变化中的互联网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变化中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