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记者要超越一夜风流

 2005-05-16 17:59   

  当年我读大学的时候,在英语课本上读过这样一个故事:在欧洲某国边境,一个海关警察每天傍晚总是看到一个工人模样的人几十年如一日骑自行车下班回到边境这边的家里。几十年来,这个警察相信这个工人一定在干走私的勾当,经常搜查他,但从来没有找到任何违禁品。有一天,这个警察拦住下班的工人说:"我明天反正要退休了。你就给我将个实话,告诉我你这么多年来到底走私的是什么?""自行车,"那人回答。

  多年来,我们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地遭受着媒体的狂轰乱炸:视觉的、听觉的。媒体的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报纸、杂志、网络、手机短信、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如果单单计算你每天看电视或读报纸的单元时间,可能不值一提,但是把这5种媒体积累的量合起来,我们可能真的会同意麦克卢汉令人悲哀的观点:"媒体就是信息"。24小时的新闻频道、深更半夜的NBA实况转播或奥斯卡颁奖,声流和视流像洪水猛兽,从不停止,也不歇息,正在毫不留情地把我们的注意力淹没。沉溺于第一时间、现场直播的媒体画面和声音里,媒体本身正在对人类发动一场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超限战。人类生活在这样一个无限制的媒体战时代,正在失去那种恬静、质朴的田园般的生活享受。记者在这样的媒介景观中,失去的是那种慢慢道来的朴实的人性故事的耐性,记者们更愿意当那种花哨的一夜风流的媒体人。

  一. 宁要没有电视的报纸,不要没有报纸的电视

  媒体不仅是信息,也是人类的生存环境:画面、音响、广告像空气一样充斥着每个空间和角落。人们说什么话、做什么事情、看到什么画面、听到什么声音,都与自己的媒体环境分不开。浅薄的电子媒体正在成为人类文明的中心。

  这些完全由电子媒体带来的信息洪水,对公众的日常生活究竟有何教育和指导意义?今天的媒体带给读者的东西是读者他们需要的?还是他们想要的? 是记者办报?还是媒介经营者办报?是报道人性化的新闻故事?还是传递宣传信息、娱乐财经信息?今天的报纸是重视改进新闻的报道和写作质量?还是抓眼球、追求利润? 可能有人会认为,上述这种两分法的争论有一种宗教的偏执或文化上的狭隘。但是,阅读或观看新闻不仅是获取信息,也是某种人生体验。这里我借用托马斯.杰佛逊排比句,稍作改动:宁要没有电视的报纸,不要没有报纸的电视。

  虽然我每天看电视,但是,新闻写作质量的堕落不能不怪罪电视。电视报道,特别是电视画面,正在严重损害记者编辑的文字水平、写作风格。首先在新闻价值判断、报道视角、报道框架上,本来有头脑和思考能力的编辑记者会跟随着电视上戏剧性的、夸张的、煽情的画面和视角而变得失去了理性。

  大多数人打开电视,是为了看电视剧,看娱乐性节目。而大多数人打开报纸却是为了读新闻,了解本地和世界上发生了什么重大新闻。因此,电视强调的是戏剧色彩,而报纸强调的是真实的新闻报道。这也正是为什么人们通常把电视归类于娱乐界,而把报纸归类于新闻新闻界。而另一方面,大多数人是从电视上获得新闻。如果问任何一个普通百姓:新闻媒体是什么?他会回答:"电视"。

  在过去,一提到名记者,人们马上想到的是新华社某记者、《人民日报》某记者、《中国青年报》某记者,而不是中央电视台某记者。但是在今天,即使是新闻学院的学生恐怕也说不出当今新华社名记者的名字,但是会一口说出一大串电视台记者或主持人的名字。在伊拉克战争中,大多数中国观众想到的第一个新闻记者毫无疑问是水均益。恐怕没有多少人会讲出新华社驻巴格达文字记者的名字。但是,中央电视台通过水均益向中国观众报道的伊拉克新闻究竟占观众整个信息库的百分比有多大?而新华社发自巴格达的报道占观众整个信息库的百分比有多大?英国《独立报》受人尊敬的资深记者Robert Fisk在整个伊拉克战争中,毫不畏惧,坚守在巴格达战争前沿,一日不停地用他独特的视角,Robert Fisk采写的战地新闻《在美军重围中,萨达姆走上街头人群中》、《美国"解放者"主宰伊拉克的第一天》、《美军占领巴格达:贼获得了解放》、《战后巴格达:纵火犯获得了解放》、《撕碎的文明--巴格达博物馆浩劫记》、《火烧巴格达国家图书馆--人类文明史最后的一页》等战争亲历记,这些作品不仅是今天的新闻,更是极其宝贵的历史篇章。至少在发生在中国家门口的战争中----阿富汗战争报道中,或者在丝绸之路上的最重要的文明国家伊拉克的战争报道中,中国公众每天需要听到的是中国记者的声音、看到的是中国记者的文字和拍摄的画面。就像英国公众每天听到的或看到的是BBC或《独立报》等自己国家记者的报道,而不是把新闻报道当成一夜风流,在镜头前做个秀就溜掉。

  如果一家媒体在战争新闻报道或其它事件性新闻报道中没有自己的记者,无疑是失去了自己观察新闻事件的眼睛,也就是失去了视角和立场,公众到哪里去找他们的视角呢?没有视角,公众的眼睛无疑等于被一块布给蒙住了。

  在今天,新闻学教育正在变成教授未来的记者如何在高压锅里工作,求得生存。网络、手机短信、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对新闻周期的挑战,把记者的工作环境变成了24小时不停翻滚的高压锅,导致传统新闻学的标准受到挑战乃至伤害。冷战后,媒体的新闻报道功能好象在减弱,人们好似越来越关注媒体的娱乐功能。由于电视强调戏剧化效果,许多新闻节目的主持人甚至记者,在报道某件新闻的时候,把个人对这件事情的喜好情绪,通过各种面目表情,或惊愕、或愤怒、或激动,从而达到对观众的煽情效果。

  911、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使人们对新闻的关注达到了冷战后,乃至二战后的最高点。但是,媒体对这些战争和张国荣关怀的同时,在忘记自己身边可能会发生的其它某种灾难:健康、疾病、就业、升学等等。媒体正在把人民与自己的实际生活隔离开来。

  媒体的悲哀还在于,一方面媒体通过高度的娱乐化和商业化大赚芸芸众生的钱财,而另一方面,媒体的记者编辑们越来越不愿意把自己当成普通百姓的代言人,而更愿意大众把他们视为精英阶层的一部分。

  媒体的高度商业化和娱乐化,损害的将会是人类几千年来为之奋斗的民主社会本身。媒体在美国,如伊拉克战争中,成为了政府精英中的一员,与政府共谋大计。杰佛逊在美国立国之初说,"我宁要一个没有政府的报纸,也不要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杰佛逊说的报纸,不会是今天这种高度娱乐化和商业化的媒体。希特勒把媒体变成了煽动战争的机器,苏联把媒体变成了宣传工具,导致了这两个国家的最终毁灭。而今天商业化正在把媒体变成麻醉公众的精神鸦片,这又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呢?

  毫无意义的鸡毛蒜皮小事情,会被媒体吹气泡似地膨胀成伟大的历史一页。克林顿关于性丑闻的撒谎比起约翰逊、尼克松在越战时期、布什在伊拉克战争时期的谎言来说,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因为,克林顿的谎言没有造成一条生命的消亡。但是,并没有一家媒体因为布什或尼克松在越战上发表谎言而呼吁他们下台、弹劾。莫利哀戏剧中人物:头脑发热的丈夫(克林顿)、爱调情的女佣(莫尼卡)、心怀恶意的小姨子(Linda Tripp,故事发生地:白宫。媒体和公众忘记了这是一个戏剧、甚至是一个滑稽剧。人们在读这些报道的态度是什么呢?恐惧、好奇、兴奋、娱乐、嘲笑、嘲讽、愤怒、苦恼、抚慰、心安、有用?媒体的关注焦点在变形、扭曲。

  有的记者走得更远,他们甚至都不屑在写作中运用记者的报道笔法,而是也学着学者的腔调夸夸其谈。这些新型记者、或者所谓学者型记者就像牧师那样,大版大版的版面被他们的空谈占据。Russle Baker 说,"美国新闻学的传统对媒体的要求是:安慰那些被折磨的人,折磨那些生活享受的人。而今天,那些媒体的投资者和老板,包括其中的某些大记者和主笔,本身就已经成了生活享受的人,而原本指望他们去折磨那些生活享受的人。也无法指望这些人会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安慰那些受折磨的人。" 这些主编编辑记者的工资比被他们采访的政府官员高,他们自己进入了官员和大公司的决策圈子,好象变成了精英的一部分。

  从这一点上看,媒体的巨大冲击力首先表现在对人们对社会、政治和经济现象理解上的操纵。这种媒体的操纵危害的是人的个性的张扬,影响公众有思考地参与民主建设。

  早在上个世纪初,现代派诗人波德莱尔说:"我简直无法相信一个有尊严的男人在碰到一张报纸的时候,难道不会产生丝毫的厌恶?"这句话用到今天的报纸和电视上应该是更为贴切。

  记者编辑如何站到公众的立场上?真应该是派这些精英或所谓学者型记者去干一年报纸营销---到大街上卖报纸、摆报摊,或者是他们去基层派出所当一个月的警察,或者是到一个乡村小学教一学期书,或者是到大学生宿舍当一年保洁工。让他们从街头社会底层或草根阶层了解一下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生活的复杂性。(作者 李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