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记者要超越一夜风流

 2005-05-16 17:59   

 

  罗素的风格:讲述普通人的普通故事

  新闻记者的核心任务是做好邮递员,准确无误地传送信息。但是,传递信息的新闻报道仅仅是完成了记者的一半工作,另一半工作是在这篇报道里讲一个能渗入读者或听者灵魂的好故事。深入读者的灵魂,也就是打开读者的心灵之窗,需要记者把新闻写作当艺术那样,用艺术家那种苦心孤诣的精神,钻研写作艺术,勇于探索,尽善尽美,不留遗憾。用人性的观点和一套娴熟、敏捷和精确的手法采写你的作品。

  今天我在大学里上新闻采访写作课时,每学期总是要同学花两个星期完成这样一组阅读和采访写作作业: 阅读美国著名记者和专栏作家罗素.贝克(Russell Baker)的童年自传《成长》(Growing Up),然后请同学们结成对子,相互采访,完成一篇写对方的人物特写《某某某的童年》。

  罗素. 贝克曾说过,热爱新闻写作和想当记者的人多半都有一种浪漫的理想或梦想,他们或者希望成为马克.吐温、海明威似的作家,或者成为某个大媒体的总编、首席记者、或者成为法国人称之为的"大牌记者"(grands rapporteurs)。

  在今天越来越多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在把培养"媒体人"而不是"记者"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时候,这组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什么样的人是优秀记者:一个优秀的记者是能在每星期发生的各种完全毫无意义事件中发现有重大意义的报道或写作主题。我为什么要选《成长》这本书作为学生仿效的摹本?这是一本自传体杰作。但不是要同学们自恋或自我陶醉。首先写自己的或同桌同学的故事,在讲述好自己故事的基础上,再去采写别人(同桌)的故事。通过这个练习,让同学们体验普通人故事的乐趣,采访事实自己你带来想象的乐趣。通过同学之间那些安静简单的故事,读者看到一个早熟的儿童、她或他的活力、独特的性格、自信、潜在的勇气和聪明劲,从儿时看到他或她的今天。通过童年故事的叙述,即通过前世,分析现世,展望来世。从个人的天然素质,看看她或他是否具备讲述故事的能力,并从中获得巨大的乐趣。通过这样一个练习,教同学们讲老实话,在朴实的事实陈述中展示真理性的东西。从技巧训练上,看看学生引述儿时的直接引语有多少是精确的。让同学们看到他们儿时的身影、听到他们儿时玩耍的声音。让同学们感受到真实的、有冲击力的、有感染力的故事来自深入的采访报道。任何为事实涂脂抹粉都会在同学中间引起哄笑。同时,要求同学尽可能地在一个充满了人性化的框架内,通过童年时代故事的叙述,展示时代的烙印和社会大环境对孩子成长过程的影响。例如:

  故事1: "我跟爸爸妈妈关系都挺好的,但小时候跟妈妈更亲。我小时候睡觉有个习惯,喜欢把手放在妈妈脸上摸着她的脸睡觉,不摸就睡不着。有一次妈妈唱着摇篮曲哄我睡觉,她以为我差不多睡着了,就想转个身儿,我一手把她的脸扒拉过来,说:'不行,还没睡着呢!'她就只好在继续着让我的手放在她脸上。"她一边把手轻轻放在我脸上一边比划着说。"开始只是只小手儿,可后来这手就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大,直到能盖住妈妈半个脸!哈哈!"

  "我小时候还有个习惯就是爱吃手,动不动就把手指头放在嘴里啃。妈妈为了扳我这坏习惯,就在我手上抹黄连素,我再一吃,'啊!好苦啊!'苦死我啦,"她举着手仰着头大叫,"所以以后我就再也不吃手了。"

  "我小时候喜欢捡垃圾,还因此受到妈妈表扬呢!"她很自豪地笑了一下儿,"那时候我们住胡同儿里的平房嘛,我就对邻居家的垃圾格外感兴趣。有一次我捡着一个白色的铁扳手,还特新,就拿给妈妈,她说:'诶,这玩意儿有用。'我就跟受了鼓励似的,以后见垃圾就捡,把我妈给气~的…"

  "我那时候特别爱玩儿,记得上小学,有一次老师问我有什么爱好,我就说我喜欢玩儿水、喜欢玩儿泥巴。老师就说:'希望你也爱学习…'。我在学校表现还真不错,是第一批入队,也是第一批入团,小学三年级就从中队长升到了大队委。我小时候学习也不错,尤其是数学,一年级的时候曾经连拿九个一百分儿,我们老师骄傲极了!"她声调一下子抬高,把手举在眼前做出'九'的形状,"但后来就越来越不灵,哎,最后只好学'文'了。我爸爸数学好,妈妈语文好,我想我是继承妈妈了。"

  故事2:"我小时候很乖的,常帮爸爸妈妈干活,"此时,她脸上露出得意的表情,昂着头,"不像现在,越来越懒了。"说到这又不好意思地笑了,脸似乎有些红。

  由于父母忙,单昕吉会替爸妈给豆芽淋水,每天要弄两次,每次都花大半个小时的时间,很辛苦。据她说,那时个子小,放豆芽的水槽又很高,只好用腹部顶着水槽边,把身体探进去为豆芽淋水。此时的脚已离地,是悬空的,全身的重量都集中在腹部,压在那水槽边上,可以想象,真的是很辛苦。当被问到是否有怨言时,她毫不犹豫地说:"没有,我觉得这是我应该做的。"

  故事3:牛奶加鸡蛋是营养的早餐。从小,杨旸就被要求每天早上都吃一只鸡蛋,而那时的她不爱吃,每次都吃得痛苦。一个早上,趁爸妈在厨房,杨旸拿起勉强掰了几口的鸡蛋,蹑手蹑脚地走到窗边,拔开窗户的插销,心扑通扑通地跳,还不时地回头看看,然后"嗖"地将剩下的鸡蛋丢到窗外的草丛中,忐忑的回到座位上。"那窗是有纱窗的,两层,要一扇一扇地开,一扇一扇地关。当时特别紧张。"她补充到。

  她的手脚还算利索,她爸妈一直都没有发现这半个鸡蛋的秘密。但事后,杨旸却内疚不已,之后也再没出现类似的事。至今,鸡蛋仍是她早餐少不了的一部分。

  故事4:"东风吹,战鼓擂,当今世界谁怕谁。"听到这样的"豪言壮语",你似乎很难将它同这样一个女孩联系起来:修长好看的身材,微微泛黄的齐肩发乖顺地垂在脑后,鼻梁上架着一副蓝框眼镜,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脸蛋上还挂着几颗让她"伤心太平洋"的"青春美丽嘎嘣豆",俨然一副淑女形象。可是,她要是张一下她的樱桃小嘴,恐怕就没人再敢恭维她了: "将来我找男朋友,一定不能找比我瘦的,那显得我多胖呀!另外,他得能忍受我能吃,能睡,最好每天送我一个苹果,嘻嘻。""同志们,快来摸摸我的头发,顺不顺?""哎哟,我不行了,配一副眼镜花了五百块钱,这不是要我命嘛!""同志们,我今天又堕落了,我又吃辣了。"这就是她,一个爱吃东西爱睡觉,常立志又老后悔,整天风风火火的女孩。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一个"没心没肺"的人。

  有人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她的这种大大咧咧的性格打小就暴露无疑了。不信,请看她的--贪吃:"我是在一个小村子里长大的,村里有一个小卖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那里赊帐,今儿赊个果丹皮,明儿赊块糖什么的。我赊帐的事从来不跟我妈说,总是偷偷地让我四大爷,五大爷替我付钱。后来我妈知道了,狠狠地骂了我一顿。不过,我发现自己挺有经济头脑的,没人教就会赊帐。"说着,她乐得坐在凳子上前颠后倒,嘴角微微上扬,小眼睛一闪一闪地,别提多得意了!其实,她不仅有经济头脑,还颇具领导才能,不信请看她的--

  故事5:总是在上课铃响起的前几秒钟,从容不迫地走进教室,白皙的脸上丝毫显不出着急的神色,原来她小时候因为身体不好,就不爱上学。上学前班的时候,她看到有的小朋友得水痘可以不上学,非常羡慕,总盼着自己出水痘的那天快快到来。终于有一天,她在自己的脸上发现了一颗痘痘,"真是高兴死了",后来确诊果然是水痘,"终于如愿以偿可以在家呆着了"。上小学的时候,"我老发烧,还老说自己头晕,我也不记得自己是不是真的头晕了,反正最后吓得老师还以为我得了白血病,到我家来看我!"

  虽然她平时总是一副很平静柔弱的样子,但她其实是一位很有胆量的女孩子。上四年级的时候,老师组织几名同学跳'凤凰姑娘',去参加舞蹈比赛,其中就有她。比赛那天她们身着民族服装,红色的上衣上有两个黑色的兜兜,下面是白色的肥肥的裤子。上场前她实在没有时间了,她就把肥裤子套在了短裤外面,结果比赛的中间,裤子竟然掉了,看到其他同学还在卖力地跳着,她就两腿一蹬把裤子往旁边一踢,穿着短裤继续比赛。"结果还是只得了第二名,肯定和我有关,本来可以得第一的。"她惋惜地说,"不过老师还是夸奖我勇敢,来安慰我。现在想起来,幸好比赛前没有把短裤脱掉,不然就糗大了!"她说着就"吼吼"地笑起来。

  在新闻作品中,最难采写的正是上述这些没有新闻价值的普通人的故事。但是,这些普通人的故事却是广大普通人民群众生活的缩影,其社会意义可能比某个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更有价值,他们的故事是生活更深层次的现实、是更贴近真相的社会现实。

  罗素. 贝克是从《巴尔地摩太阳报》这样一家地方报纸初为记者的,由于采访写作和新闻敏感超人,被总编辑派驻白宫记者。但是,贝克到了白宫发现,"白宫是一个单调的场所,你坐在那里只是听到人们的呼吸。"后来,《纽约时报》总编聘他为该报专栏作家。贝克两次获得普利策奖,本人后来还担任了普利策奖的评委。《成长》是一部获得了普利策奖的作品.如果你在搜索引擎www.google.com 上打"Growing Up by Russell Baker"(罗素.贝克著《成长》)这几个字检索,你至少可以获得65800项查询结果。 贝克的《成长》写的是他个人的故事。作为个人故事,首先是吸引读者,在作者的生活和性格上找到与读者的关联点,在作者和读者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找到这种联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颇费一番头脑。这里面凝练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作者的叙述手法和态度就像走钢丝那样,在自嘲和自豪之间寻求某种平衡。他是用一种甚至近乎平淡无奇的写作风格在讲述自己的故事。但是,他的文字的优美之处恰好就在于其简单和朴实的文风,以至使读者在阅读他的故事的时候,完全沉浸在他的思路里了,完全忘记了他在语言上是否在雕琢和装饰:

  我八岁时就开始投身新闻工作啦。这是我妈的主意。她特别希望我能"出人头地",在对我的勇气进行了一番冷静的赞美后,她说要是我还想跟得上竞争的脚步,我最好现在就开始。

  自打我记事起,我跟我妈就为此而展开了较量。也可能在我还没懂事前,我还是北弗吉尼亚的小乡巴佬时,我妈因为不满我爸平凡的工人生活,就已经下定决心要我长大了不能像他那样,手上长茧,身穿工作服,肚子里只有小学四年级的墨水。她对生活充满了幻想。她把我介绍到了《周六晚报》,她想让我尽早跟我爸的世界脱离关系,那个世界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生劳碌,到死也不过留下几件破烂家具。而我妈脑子里的好生活应该是这样的,西装革履写字楼的白领生活,晚上读读书,聊聊天--如果幸运的话--每年能有5000美元的收入,一所大房子和一辆别克车,还能到亚特兰大去度假。

  就这样,我卖起了报纸。我很害怕沿街叫卖时会有狗突然蹿出来咬我。我总是惴惴不安地去摁陌生人家的门铃,要是没人答应我就松了口气,要是有人答应我就害怕得紧。妈妈的指导言犹在耳,但我依然不得推销要领。门开后,我只会问:"要买《周六晚报》么?"很少有人说要。这是座有3万人口的小镇,一周下来我几乎摁遍了所有人家的门铃。可我很少能把我的30份卖完。好几周,我六天的时间都在游说整个镇子买我的报纸,可周一晚还有四五份没卖出去,然后我就特别怕周二早上的到来,那时又会有新的30份《周六晚报》放在我的门前。"你今晚最好出去把剩下的报纸卖完,"我妈说。

  我总是在一个繁忙的十字路口叫卖,那儿有盏红绿灯指挥纽瓦克来的通勤车。灯一变红,我就站在路边,用只有蚊子一般大的声音叫道:"要《周六晚报》么?"

  一个雨夜,路上所有的车窗都朝我紧闭,拒人千里,我湿淋淋地回到家,一份也没卖出去。妈妈叫来了多丽丝(我的妹妹)。"跟哥哥一块过去,让他瞧瞧怎么卖报纸。"妈妈说。当时还只有7岁的多丽丝踌躇满志地陪我回到了街角。她从袋子里拿出一份报纸,红绿灯已变成红色,她就大步迈向离她最近的车,捏紧小拳头一个劲儿地敲着紧闭的车窗。司机大概是受到了惊吓,以为小矮人在攻击他的车,放低了车窗张望,这时多丽丝给他塞了一份《周六晚报》。

  "你需要这份报纸,"她说,"只卖五分钱。"她的推销术是无法抵挡的。红绿灯的变换还没到12次,她就已经处理掉了整袋报纸。我一点儿也不觉得惭愧。恰恰相反,我非常高兴,决定请她吃东西。我把她带到了贝尔大街的蔬菜店,花五分钱买了三个苹果,给了她一个。

  "你不该浪费钱,"她说。"吃你的苹果吧。"我咬了一口自己的苹果说。

  "你不该在晚饭前吃,"她说,"会影响你食欲的。"

  当晚回到家,她很负责地报告了我浪费五分钱的事实。可我不仅没有受到责备,反而被拍了一下肩膀以示奖励,因为我知道不买糖果而该买水果。我妈从她那丰富的格言宝库里找出了一条送给多丽丝:"一天一苹果,瘟神也得躲。"……

  Russell Baker通过他童年与妹妹街头卖报的故事,写了他8岁时就打入新闻界,卖报纸自立。贝克童年遭遇的幽默、平庸、残酷、野蛮的故事,他童年干的蠢事、家庭的困难、田园诗的描写、都是让广大读者,而且是成年人着迷,甚至是激动的。读者通过故事中人物在生活现实中的成长奋斗,感到奋斗的勇气、智慧和自信,同时从贝克的人生经验中获得人生成功的线索。

  从《成长》一书, 新闻学院的学生发现,要让读者对普通人的故事产生好奇心,首先是要一个新颖的叙述角度和叙述形式。但是,不可以虚构故事事实和故事人物。

  这些普通人的故事最终能否见诸报端取决于记者的采访深度、叙述技巧、文字的运用,而不在于被叙述者本人生活的平乏无味。正如盖.塔利斯说的,"每个人都是一本小说。"关键在于记者在这个普通人与广大读者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让读者对故事中的人物产生一种信任,感觉到这个人物是你个人生活的一部分,他(她)就是你所喜欢的人,他(她)的爱也就是你的爱,或者故事中的人物就是你本人。对于故事中的人物的缺点、过错、道德上的瑕疵,都真实地写出来。但是,作者要带着一种宽容和尊重故事中的人物去讲述这些毛病,而不是人身攻击。(作者:李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