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商业化与新闻幻象化

 2005-05-16 19:03   

  美国华盛顿大学政治传播学教授兰斯·班尼特的《新闻业:幻象政治》一书中指出,新闻的驱动是经济利益,而不是民主。作者批评当今商业化的媒体是一个饥肠辘辘的大怪兽,其特点是“个人化、戏剧化、片面化”,而且大量的软性新闻正在远离政治。他尖锐指出媒体喜欢一哄而上,喜欢群起而攻。他提出未来的公民要摆脱媒体的束缚。

  《新闻业:幻象政治》在中国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和媒体商业化的时刻出版中文版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本书一开始就引用了美国著名记者和学者汤姆·罗森斯代尔和比尔·卡瓦奇的一段话:“记者的职责就是要从各种推断中筛选出事实,并向公众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帮助他们实现自我管理。但这一过程正面临着危险……随着新闻界越来越成为展现冲突的讲坛,人们已经开始渐渐游离于新闻……这类新闻报道倾向于走向极端,却不能为公众提供可靠、有效的途径以便了解和掌握这个世界。”

  商业化的媒体

  饥肠辘辘的商业化媒体→→个人化、戏剧化、片面化

  首先,我们先讨论一下什么是媒体?从传统的定义来讲,谈到媒体,我们更多想到的是媒体的喉舌功能或者说,媒体是社会的良知,没有一个健康的媒体,就没有一个健康的社会。但是,在媒体越来越商业化和娱乐化的今天,媒体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在大力提倡市场化和媒体产业化的今天,毫无疑问,媒体就是一个商业企业,作为一个商业企业,媒体无所谓喉舌作用或是社会良知的功能。如果媒体还这样标榜自己,这只不过是一种手段,而目的是商业企业的最终追求——为了利润和底线。

  媒体作为一个商业企业,和其他企业的差别在于媒体是一个饥肠辘辘的商业企业。媒体每天要工作24小时,每周工作7天,每时每刻地要寻觅猎物,喂饱肚皮。如果我们看看媒体每天追求的头版照片、封面文章、追求的独家新闻、追求的专题报道、追求的轰动丑闻,一切都是为了追求和别人不一样的新闻,独家的新闻报道、名人丑闻、明星绯闻,一切的目的是获得最高的收视率、最高的发行量、最高的点击率,最终赢得广告商投来的滚滚财源。

  媒体对记者编辑投入减少→→很多新闻没有经过认真核实 

  我们再讨论一下在商业化的媒介环境中,今天的记者充当何种角色?

  20年前,当我在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读书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都很天真地认准新闻媒体的功能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和舆论监督,记者代表着社会良知,新闻的根本原则是真实性、准确性、平衡性。但是,今天当媒体变成了高度商业化的企业时,我们是否还可以按照传统的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意义给记者定位? 

  今天,一些新闻学院把传统的培养新闻记者的目标,修改为培养传媒人才。更多的新闻学院把本应该是商学院开设的媒介经营管理课程搬到到了新闻学院。未来的新闻记者在一走进今天的新闻学院课堂,就弄不清新闻价值与商业价值的界限在哪里?弄不清新闻与媒体的差别在哪里?应该承认,一些坚守新闻核心价值要素的新闻教育工作者不顾媒体的商业化大潮,在课堂上坚持传承新闻学的崇高理想和信念。

  但是,理想终究不等于现实。商业媒体社会里,记者已经演变成为一个仅仅为养家糊口而日夜四处奔波的人。为什么这样忙碌?媒体作为一个高度商业化的企业,其投资者和所有者为了获取最大的利润,就是要想方设法用最低的投入和成本获得最大的商业利润。最有效减少投入和成本的办法就是减少媒体人力资源的投入。如何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呢?广告和发行人员不用减少,因为多半媒体对广告发行人员不发工资,这些人是靠销售提成。唯一减少的人员投入是记者编辑队伍。用最少的编辑记者数量和投入获得轰动的封面文章、丑闻报道和独家新闻。 

  新闻媒体的卖点是新闻的真实,媒体出售的商品是真实。与此同时,媒体的竞争点速度和时效,要求记者在第一时间报道。媒体对记者编辑投入减少意味着很多新闻没有经过认真的核实程序。记者往往是听到风就是雨。 

  新闻的变异

  媒体的封面、头条不会关注毫无轰动效应的狗咬人新闻

  在高度商业化的媒体社会里人咬狗是新闻,狗咬人不是新闻;反常的是新闻,正常的不是新闻。我们身边天天发生的事情不是新闻,我们身边极少发生,甚至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件是新闻。我们的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短信每天热衷于报道并大量报道的是杀人、放火、抢劫、强奸、性丑闻、恐怖袭击。但是我们认识的亲戚朋友、同事同学、领导下属中有几个是被罪犯或恐怖主义分子杀害的?他们又多少每天遭受恐怖主义分子的侵扰和袭击?事实上,他们中每天面临的最大的威胁是就业、污染、住房、贫困、疾病、腐败等的威胁。他们中更多的人是被乙肝、癌症、糖尿病、心脏病、血吸虫病、艾滋病、流感、肺结核等疾病夺取了生命。但是媒体的封面、头条不会关注这些毫无轰动效应的狗咬人新闻。

  新闻媒体存在的目的和价值是什么呢?从传统的新闻学讲,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满足人民群众知晓他们与他们自身的最大利益和现实生活所需密切相关的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真实情况。 

  远离公共事务和现实政治→幻象新闻 

  今天打开中国任何一家畅销的报纸、如都市类报纸,一张来自拉美或中东的血腥的死人照片或者一个美国影星或韩国影星的玉照占据了一整版。这种图片跟中国当地读者的现实生活,如当地人民群众的健康、看病、就业、生活环境、污染状态有任何关系吗?在今天这样一个高度商业化的媒体社会里,报纸种类越来越读、报纸越来越厚、电视频道越来越多,而读者和观众对自己生活的现实世界了解得却越来越少。

  有人相信,高度商业化的媒体会满足人民的知情权。现实是不是这样?媒体的高度商业化给中国新闻界带来了一种新的运作模式,这种模式带来的新闻报道的视角和焦点正如《新闻业:幻象政治》中指出的当代媒体的特点是追求丑闻化、片面化、脸谱化、简单化、戏剧化,很多人只看到了有线电视、数字电视、卫星电视、网络媒体、短信、QQ、厚报给媒体的投资者带来的大量利润,但是没有考虑到给社会普通大众带来的负面效果——信息过剩和垃圾信息,而且正在远离我们身边的世界,我们每天在媒体上看到的那些轰动的新闻多半是远离公共事务和现实政治的幻象新闻。

  广告的剧增→报纸版面的增多→→垃圾和虚假信息的泛滥今天,中国一个大城市有十几家、几十家,甚至上百家报纸,而且一张报纸厚达几十个版面。报纸的存在不再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和对政府和工商企业舆论监督,办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告商的需求。编辑记者不再是独立的新闻工作者,他们只不过是为报纸的广告版填补空白的人。新闻编辑部名义上是独立的,事实上已经成了报纸广告部和发行部的一部分。没有广告的支持,报纸是生存不下去的。一份报纸的印刷成本高达三块钱,零售价可能就三毛钱。中国的办报模式已经到了送报纸,卖广告的阶段。由于广告的剧增,报纸版面的增多,垃圾和虚假信息也跟着泛滥。很多媒体为了追求低投入,高产出,减少编辑记者队伍,新闻报道失去了守门员。传统新闻学认为,具有高度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感的编辑记者作为新闻的守门员,可以保证印在报纸上的信息或者广播出的信息必须是准确的,经过核实,同时确保这些信息对公众重要的,与公众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媒体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每篇报道不可以缺少核实。

  媒体的日趋商业化和争抢第一时间报道新闻→大量偏离新闻理念和基本原则的坏新闻涌现但是,今天的媒体提供给公众的信息不是以公众需要看为标准,而是以读者和观众想要看为标准。只要能抓住读者和观众的眼球,或者能够强在第一时间报道,媒体不在乎新闻的核实。结果是,报纸越厚,频道越多,信息量越大,虚假新闻越多。 

  在高度商业化的媒介社会里,人们的注意力在大大缩短。过去观众可以坐在一个电视频道跟前,把一栏新闻节目从头看到尾。今天不是这样,人们手握遥控器,一个个频道换,直到出现一个名人的画面、暴力的场面、搞笑的谈话、色情的图像等。结果广告商为经常会看播出这样内容的媒体节目提供大量的赞助或特约播出。这样的画面、谈话的画面泛滥使人们的注意力缩短,人们只关注能抓住眼球的血腥、色情、搞笑、丑闻的画面和内容,对他们身边应该关心的自身问题,如当地民工的基本人权问题、离退休职工的医疗看病问题、大学的滥收费及质量问题等,人们不特别关注。人们关心自己命运的注意力在缩短,而关心他人丑闻的注意力在拉长。报纸和电视甚至血腥场面能够吸引眼球,一旦地球上某个角落发生了血腥事件,媒体会放弃有关我们身边的事务的报道,而转向他人的战争报道。中国的报纸、电视和网络每天几个版、几个小时地报道发生在中东、车臣的战争,而忘记了中国人自己的战争——与身边的贫困、疾病、污染、缺水干旱、沙漠化的斗争。 

  媒体的日趋商业化和争抢第一时间报道新闻,促使大量偏离新闻理念和基本原则的坏新闻涌现——新闻不核实、不准确、不公正、随意猜测、片面报道、煽动仇恨、人格谋杀、低级庸俗等。

  美国华盛顿大学政治传播学教授兰斯·班尼特的《新闻业:幻象政治》一书中指出,新闻的驱动是经济利益,而不是民主。作者批评当今商业化的媒体是一个饥肠辘辘的大怪兽,其特点是“个人化、戏剧化、片面化”,而且大量的软性新闻正在远离政治。他尖锐指出媒体喜欢一哄而上,喜欢群起而攻。他提出未来的公民要摆脱媒体的束缚。

  《新闻业:幻象政治》在中国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和媒体商业化的时刻出版中文版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本书已开始就引用了美国著名记者和学者汤姆·罗森斯代尔和比尔·卡瓦奇的一段话:“记者的职责就是要从各种推断中筛选出事实,并向公众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帮助他们实现自我管理。但这一过程正面临着危险……随着新闻界越来越成为展现冲突的讲坛,人们已经开始渐渐游离于新闻……这类新闻报道倾向于走向极端,却不能为公众提供可靠、有效的途径以便了解和掌握这个世界。” 

  坏新闻:几个案例   大多数人的生活中都是正常的,反常的东西不是很多。但是商业化媒体需要反常的东西。如果在日常采访中找不到反常的新闻,就设法策划反常的新闻(人咬狗新闻)。今天商业化媒体上的新闻不是报道出来的,而是策划出来的。从原则上讲,新闻应该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策划是什么意思?策划是根据广告商和受众眼球的需要,甚至根据读者生理反应的需要,而不是根据读者现实生活的真实需求,去策划新闻。在这种眼球经济的推动下,很多媒体忘记了新闻的基本道德标准。

  情感疲劳→→失去同情心

  传统新闻学到的要求,不可以把人的尸体照片公然刊登在报纸上。不久前,北京的一家娱乐报纸在头版刊登了刚刚从河里打捞上来的一具尸体的大幅照片。在南方的一家商业报纸上,竟然醒目地刊登了几个人把一具白布裹着得自杀人的尸体从一个墙洞里塞出去。这些照片可能满足了那些喜欢看热闹读者的好奇心。但是,记者忘记了人的尊严。如果死者的父母妻儿看到了这种照片是什么感觉?如果这具尸体是你的父母、你的亲人、你的妻子或你的女朋友,你是什么感觉?我们的公众读者在商业化媒体的浪潮下已经被培育成了把死人当成看热闹的儿戏。 

  在新闻学上有这样一个原理叫做情感疲劳。什么意思呢?如果人们看死人看的多了,就象人们对待感冒病人一样,感冒多了就不在乎了,就会人的伤亡失去同情心。

  再如,在人们纷纷关注俄罗斯别斯兰市人质事件时,中央电视台4频道《今日关注》栏目在2004年9月6日晚9:30播出的报道俄罗斯人质危机的节目时,打出了一条字幕。屏幕下面滚动播出的有奖竞猜信息显示:“俄罗斯人质危机目前共造成多少人死亡?选项:A、402人;B、338人;C、322人;D、302人。答题请直接发短信至:移动用户发答案至×××;联通用户发答案至×××。”这一信息立刻引起了舆论的强烈批评。当时,俄罗斯人质事件死亡人数仍在上升,日前俄官方的死亡数字为334人,仍有约200名学生下落不明.家长仍在焦虑地等候亲人的消息。当地弥漫着一片悲伤与愤慨之情,别斯兰全市都可以听到向死难亲人告别的哭泣声,工人在别斯兰的墓地挖出了一排排墓穴,在如此悲怆的气氛下,竟然拿灾难的死亡人数做充满娱乐色彩的有奖竞猜,完全是商业牟利。

  争抢读者的眼球→→未核实的猜测性新闻

  媒体的高度商业化给新闻界带来了另一个令人悲哀的景象:猜测性新闻的大量涌现。2004年8月2日,中国几百家都市报和晚报刊登了这样一条新闻:《县廉政办主任跳楼身亡》。普通读者看了这篇报道的前三段,会相信自杀者就是一个贪污腐败分子。但是,仔细分析这篇报道,就会发现,记者在这600字里对自杀者所有的指控来自6处匿名新闻源和5处推测,没有一个有名有姓的权威新源,更没有一个证据。媒体最重要的是一条原则全世界都知道,唯独中国的媒体不知道:第一要核实,第二要有真实的有名有姓的新闻来源。《纽约时报》编辑记者守则有这样一条规定:我们不允许匿名信源利用我们去散布攻击真名实姓人的材料。读这样一篇匿名报道跟在聊天室里看匿名网贴有何区别? 

  炒作自杀新闻是新闻伦理所不容。而这篇报道硬是把因病自杀的一个县里的科级干部往腐败嫌疑人的队伍里塞。这篇报道真可以收进中国2004年最糟糕的新闻作品集里。但是,令人担忧的是,中国几乎所有的都市报和晚报都刊载了这篇报道,至少有486家网站刊载了这条劣质新闻。难道这些报纸的记者编辑都没有受到多人和职业操守的培训?

  后来,当记者与死者生前单位及亲属核实后,发现这是一篇失实报道。报社本应就这起失实报道及时向有死者家属和读者道歉,并发表更正,以体现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和满足公众知晓真情实况的权力。但是,这家报纸并没有真诚地更正和向读者道歉,而是刊登了一篇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评论《“廉政官员之死”与真相发布》。一个读者对这篇文章在网上批评道:“别小看‘廉政官员’四个字,这可是很高明的编辑手段,从‘廉如广大人民群众的住房、就业、教育、就医、交通、安全、人民健康等等。但是,《新民周刊》却在2004年的夏天刊出一篇题为:《赵饶:谁招谁》的文章,并将赵、饶的漫画与文题作为封面。中国媒体商业化带来的娱乐化趋势显示,老百姓越爱看的新闻,往往越是与他们现实生活没有什么关系的新闻。为什么人们突然会关注赵饶的案件,媒体报道的是一种事实还是情绪?显然是后者。当全国的新闻兵团把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两个人是否发生了性关系上时,谁还会关注其他更加重大的问题呢?如住房、就业、教育、就医、交通、安全、人民健康公共事务。

  很多媒体现在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寻求新闻公正和社会公正,而是借名人的名字使其采访和制作成本降低,发行量猛增,获得更多的广告,赚取更多的利润。这就是媒体商业化的运作原理。

  新闻的出售的是真实的信息,而媒体竞争的是速度,即时效。新闻界往往把真实和速度同时视为好新闻的标准,但是,真实和速度又是一对矛盾:真实成为速度的第一个牺牲品。媒体最常见的错误就是在第一时间报道假新闻。全国有上千家报纸和网站在显著位置刊载了有关中央电大停止成人招生的新闻。这是一条由北京的一家娱乐性报纸的记者根据个人的推测编写的假新闻。第二天全国人民从网上和报纸上一夜之间都相信中央电大要完蛋了。当第二天,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发布新闻,要求媒体更正时,为时晚矣。在激烈竞争下的商业媒体最不愿干的事情就是更正错误的新闻。即使有个把报纸最后刊登了这个更正消息,其关注度和留给读者的印象是根本无法与其刊载的假新闻相比的。 

  新闻记者最不该做就是猜测。传统新闻学要求记者要核实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事实,而且至少要向两个方面核实:一是跟当时人核实(打一个电话给中央电大);二是跟权威部门核实(打个电话给教育部有关部门)。(作者:李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