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变的媒体》给扭曲的媒体整形

 2005-05-16 19:20   

  在这个媒体呈螺旋形膨胀的激变时代,有多少长年致力于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学者抗拒不住网络媒体这个“诱人的小妖女”的魅力,转而成为“第四媒体的摇旗呐喊者”;又有多少曾踌躇满志要为“大众知情权”而服务的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耐不住“媒体创意人”、“节目策划人”、“独立制片人”之类“盛名”的诱惑,而投入所谓“媒体公司”的怀抱;还有多少原来以严肃新闻报道而闻名的报纸、电台、电视台不甘于清贫的生活,而无视低水平的娱乐报道、显而易见的有偿新闻充斥自己的专栏、节目,甘受幕后财团的操纵。

  李希光的一本《畸变的媒体》,揭露了隐藏在被扭曲媒体背后的黑暗,同时暗示出存在的希望之光,阐释了媒体健康的发展方向,犹如给畸变的媒体做了一次入骨的“整形手术”。

  文章伊始,李希光便指出了现今新闻运作中的几大弊病:报道失衡、商业利益至上、传统新闻学退化、崇尚“公司新闻学”等。同时,他并未停留在表面的“揭丑”之上,而是深入其背后的根源。通过对国内《××××报》、《×××杂志》、《××××周刊》等报刊刊登文章到位的分析,让读者自然而然地辨出了其中隐藏的诸多利益集团的影子。李希光在“商业利益取代公共利益”一节中曾痛心地说,过去新闻学的“让害人者痛苦,让受害者得到安抚”的使命已让位给媒体营销学所谓的“让舒服的人更舒服,让穷人更穷”的功效了。

  针对我国新闻写作中日益显露的种种畸形的脓包,李希光也用锐利的笔锋将之一一刺破,指出了僵硬的宣传模板、贫瘠的直接引语、花哨的形容词语、轻浮的采访调查等诸多危害所在。当然,文章并没有固守在单一的“指错”的圈子里,而是为新闻媒体、年轻的新闻工作者指点着努力的方向。

  提及现在处于“焦点”的网络新闻,李希光也有别于一般的“头脑发热”。他提出“网络传播中,人文精神第一,媒体技术第二”的观点。

  谈到媒体发展的明天,李希光对传统媒体持相当乐观的态度。他指出,“先进的网络不会‘枪毙’传统媒体”,而且,凭借“长期品牌和核心人员”,传统媒体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而“核心的人员”,就是指合格的记者,有正义感、不为金钱权力所操纵、不带个人偏见进行报道,保证弱势群体的发言权,保证最广大公众的知情权。只有这样的记者,才能为畸变的媒体做整形手术,才能不会越整形越丑陋越扭曲,而是越整形越健康越完善。 (作者:李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