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说话

 2005-05-16 15:08   

  网络给了每个使用它的人说话的权利。

  这一点,有些像小靳庄赛诗会。虽然"小靳庄"这个符号对于新新人类来说,实在太遥远。

  小靳庄激发了人们(更准确的说是农民)的创作热情--不管这里面有多少导演的成份,不管那些诗本身是如何的应景之作。但小靳庄全民皆诗的现象并不只是"文革"的特定产物。事实表明,在中国,只要给大家一个舞台,几乎人人都是"不会吟诗也会吟"。

  今天的网络也孵化着人们的激情和创作力。在各种BBS上,在粗俗的表象下,是人们文字驾驭能力的惊人迸发。

  今天的网络主要以文字为交流手段。"穷聊",是网络的随机关系得以形成和维持的主要方式。除此之外,它还有更多的功利性。这种功利性也许主要不是表现在互通信息。它更多的是一种竞赛。在传统媒体时代没有发言权、在物理空间人微言轻的大多数,在网络空间突然获得了说话、而且有可能面对一群人说话的权利。与现实世界相比,没有人看到他是否脸红,没有人知道他平日里的分量。在这里,说话,完全出于一种自由的选择与愿望,说什么、怎么说,也是个人意志的产物。这种天马行空的状态,可以大大地刺激人们对于说话本身的热情,并使他们把说话的质量作为展现自己个人魅力的主要办法。

  网络空间里这种竞赛的气氛,有助于促使语言的多元化。现在的网络已开始形成一套大大区别于原有语言规范的自己的语言系统,例如斑竹,例如美眉,例如大虾。

  为什么人们一定要把版主称为"斑竹",一定要把妹妹称为"美眉",除了有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心理,还有一种原因,那就是,这种说话方式是一种接头暗号,是网络资历的像征。所以,在未来的网络里,也许还会出现各种不同的"部落语言",它们可能以社区为单位,也可能以入网时间长短为杠杠。

  在物理世界,人们说话或发表文字往往是一个深思熟虑的过程。而虚拟世界的说话是一种随机创造,是种种交锋的产物。它不单单取决于说话的某一方。几乎不会有人与自己聊天。而人们在BBS里涂鸦的目的,也是为了获得响应。与物理世界不同,在虚拟世界里,这种回应可以看得见摸得着,而且响应时间很快。

  因此,网络语言更具有挑衅性,当你看不到水花,就会往里面投入更大的石头。

  在网络里,你会说些什么?

  其实,大多数时候,都是漫无边际。一个"你好"或"讨厌"可以重复很多遍。因为言语意义的本身似乎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效果--你从说话中是否获得乐趣。

  在物理世界,中国人常用来自嘲的一个例子是,我们无论见了谁,也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场合,都会问:你吃了吗?--即使是在厕所。

  这个例子往往用以证明中国人的生活水平还太低,所以习惯性地把"吃"作为生活中头等大事随时挂在口头。

  也许,这种习惯还表明,语言的意义其实是不重要的。

  这一点在网络里,被发扬光大。

  在物理世界说话,越是面对熟人,就越要小心谨慎。不定怎么着你就得罪了他,而后果往往延续到谈话之外。所以很多人在旅行中,面对陌生人,才会滔滔不绝。

  网络就是一种旅行,因为说话不会招来别人打你的小报告,所以说话的乐趣才得以充分地实现。当然,也可能乐过头让你觉得乏味。

  网络表达,还具有一种离间效果。

  把网络比作舞台是最恰当不过的。因为,人们在网络中的生存,是一种戏剧化的生存。它可以脱离人的原有背景存在。虽然人们不能决定自己网络奇遇中的全部情节与角色,但在很大程度上,他可以自由选择用什么方式来演绎这些故事或角色。

  网络带来的,处于似与不似之间。你是你,但你又不是你。你会比平日更多地了解自己,会理解存在其实只是各种可能。但也可能更迷惑。

  说话本身,就是一种离间。有时你不知道是你在指挥说话,还是说话在指挥你。你说出来的话,可能是现在的强烈感受,也可能只是别人声音的回响,或者是你的潜意识。或者什么都不是。

  用键盘说话,就更有可能走入迷宫。 一个错误的手指动作,可能得到一个出乎意料的词,在你还没来得及改正它之前,它自己已经宣布了它存在的意义。也许它会把你引到一个陌生的线路。这改变你,也改变了你与别人的对话。

  网络文学是一种我们需要关注的现象。但什么是网络文学?不仅仅是《第一次亲密接触》。不能仅仅以是否以网络作为发表载体作为依据,也不能以它的内容是否触网为评判。网络不单是一种载体或内容背景。网络提供的,是一种整体的文学形成的氛围,是随机的语言的碰撞所具有的力量。

  未来的网络创作也许如同计算机程序一样,没有一个结束的地方--如果它的起点是有价值的。它在不断的版本更新中生存。这一方面得益于载体本身提供的便利。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不是纯个人的创作,它依赖于一个集体。

  从传播效果看,吱吱喳喳不如独霸讲台,但从创作方面看,百花齐放是必要的。

  当然,在我们习惯了说各种网络鸟语后,我们还会说人话吗?因为网络给了我们一把肢解语言文字的利刃。

  也许现在这个问题,我们还不会给予足够的重视。离全民皆网的时代还早。语言文字学家大多也许还不知道,在他们视线之外,存在着一个"文字污染"的世界。

  这个问题留给专家们去担忧。但是我们自己,是否会因为参与太多网络空间里没有规则的语言竞赛,失去对正常语言的把握--不是指用词造句,也不是说话的方式,而是对物理世界说话功能的偏离。(作者 彭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