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德国学者谈德国传媒

 2005-05-16 19:54   

  1997年3月12日早上,70多位北京新闻院系的老师、新闻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和一些媒体的编辑记者陆续来到港澳中心,参加由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德国驻华使馆新闻处联合主办的“今日德国的大众传播”报告会。

  德国是欧洲的一个大国,但由于语言文字及中德传媒界相互交流较少等原因,我国的传媒工作者和研究者对德国传媒业的状况,尤其是最新发展,了解很有限。为了在中德传媒界的交流方面做点实事,经德国驻华使馆精心安排,两位学者一一施奈德女士和哈斯女士一一专程来华,先后在沪、京两地举办的同主题报告会上主讲。此事自然引起了中国传媒界人士的极大兴趣。

  当与会者来到会议室外面签到时,发现德国使馆已将有关的资料(中文)摆放在桌子上,由人自取,主要有长达300多页的《联邦德国大众传播媒介》一书、《联邦德国的报刊、广播与电视》、《新闻业: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多媒体对德国社会的影响》三本小册子和介绍德国政治、文化、经济和科学的大型中文杂志《德国》。报告会尚未开始,翻阅《德国》,上面有两处地方引起笔者的特别注意:一是其中开辟了“联网·焦点”专栏,专门介绍德国在互联网络上的一些著名站点,你使用的计算机若能接入互联网络,只要键入其提供的网址,便可很容易地从网上了解有关德国的方方面面,这体现了德国人的公关意识(其实就举办这个报告会而言,又何尝不是一次出色的公关活动);二是在封三上有一则特别说明,“本杂志所用纸张以无氯漂白纸桨制成,于环境无害”,这体现了德国人的环保意识(此次报告会,德国使馆提供给与会者装材料的口袋系布袋,而不是塑料袋。据说,德国的机构办各类活动,所发放的口袋都是布袋,目的在于对环境无害)。

  在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何梓华和德国驻华公使致词后,为时一天半的报告会正式开始。德国汉诺威音乐戏剧高等学校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教授施奈德女士的讲题是《德国新闻媒介的发展》、《德国统一对德国媒介的影响》;德国贝尔特尔斯曼媒介康采恩公关部主任哈斯女士的讲题是《作为经济要素的新一代媒介》。此外,在北京电视台工作多年的德国专家马勒维先生以《从新闻记者的视角看德国传媒的变化》为题,也作了精彩发言。

  施奈德女士指出,德国的媒介体制可算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体制,因为联邦州拥有很大主权,而德国的16个州各自表现出多样性,但同时又需要协调性,另外欧盟的法律在德国也有约束力。在她谈到德国的广播电视体制时,所使用的一个词汇“公法性”广播电台电视台很新鲜。它不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官方或国家电台电视台,而是德国特有的公共法人性质的广播公司或机构,它的形成在于战后人们的一致结论:必须防止对这种媒介的滥用,即广播电台电视台不依附政府或执政党,也不能成为按照广告主的意愿制作或调整节目、完全依赖广告收入的商业媒介。它具有以下特点:①通过州或联邦立法或国家协议来加以具体组织和成立;②独立于官方控制,但在大多数问题上服从于国家的法律监督;③有权管理它们自身的事务;③其资金来源是州议会在国家协议中规定的收视费,最初这是它们唯一的收入来源,但目前一部分由广告收入来补充。

  施奈德女士谈德国统一后媒介和受众的一个情况颇令人深思。她说道,柏林曾是德国分裂的象征,东西柏林的人生活在两种不同社会和政治制度之中,两边有着各自的媒体。1989年柏林墙消失了,德国统一了,但人们心中的柏林墙并没有随着消失,一个表现就是人们仍在读着各自的报纸,西德有影响的大报在东德根本找不到读者。变动的开始时期,东德人出于好奇心接受多种多样的西方媒体,但令人惊异的是,不久他们就表现出依旧十分喜爱读以前的党报,尽管它现在已属于贝尔特尔斯曼媒介集团。原来认为统一后,宪法已适用于东德地区,媒介体制也会一夜之间改变,只要把公法性的模式搬到东德就可以了。事实证明,人们对已熟悉的媒体很难舍弃,因为人们通常对新的生活环境存有不安感,需要信赖和熟悉的媒体指导自己。东德人的反应给我们上了一课。西德有那么多大的媒介集团,财力雄厚,但在东德都无大作为。不是有钱就可以改变一切,就可以买到一切。

  哈斯女士作为欧洲最大、世界第三大媒介集团(第一为美国的时代-华纳、第二为美国的迪斯尼)贝尔特尔斯曼媒介康采恩的公关部主任,报告中自然要介绍一下本集团的发展状况。但讲题的重点是媒体的经济意义所在和新媒体的出现及未来趋势。她指出,媒体业是目前增长最快的一个行业。到2000年,德国信息业的产值将比传统的汽车业还要高。德国目前是继美国、日本之后的第三大广告收入国,广告收入是媒体的生存基础。近年来媒体革命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数字化和全球化。自从有了多媒体技术,受冲击最大的是电视。在德国已有27%的人使用多媒体计算机,相当一部分计算机已接入互联网络,在这方面与美国相比还有相当的距离,但跟进的速度越来越快。今天,如果一个机构在互联网络上没有自己的站点地址、一个人没有自己的电子信箱,那简直太落后了。今后电子报刊将会有很大的发展,广告也将大量进入互联网络。与会者向她提出问题,电子报刊的发展会导致印刷报刊消失吗?哈斯女士回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印刷报刊当然不会完全消失,但目前报纸的发展余地已经没有了,杂志的销量也在不断减少,一个重要趋势是,不要说现有报刊纷纷上网,就是现有的电子媒体广播电台、电视台也都纷纷上网。

  马拉维先生的讲话充满了对当今德国媒体内容庸俗化的批判。他指出,50年代到80年代,严肃的节目在电视中占主导地位,90年代以来发生了很大变化。例如,70年代的一个著名新闻性栏目《全景》,收视率高达40%,观众2000万,但今天经常收看这一栏目的观众只有400万。报道全球新闻的栏目《视点》的收视率原来也高达30%,今天已降至6%。他说,91年到95年,我在中国工作,当我回国后,发现节目内容有了极大变化。我认为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就是要揭露社会弊端,对真理负有义务,但是一些年轻的同行笑话我是老古董。他们认为,今天对媒体的要求是技术上装备精良,主要提供娱乐节目,附带提供信息。今天年轻编辑对流行音乐排行榜极为熟悉,但对政治情况一无所知。这种变化是从80年代中德国允许开办私营的商业广播电视台开始的,导致节目的平庸化和肤浅化。在竞争中,公法性电视台采取的对策是:我们要播同样的节目。于是,过去被认为是低级趣味的东西,今天也许正合适。对节目的评价唯一的标准是收视率,每天的编前会上只宣布昨晚各节目的收视率。非政治化的趋势日益强化,在平静舒适的生活中,人们看了你的节目不必受到震动,也不必思考。在马拉维先生看来,公法性电视台已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报告会上,每一位德国学者、专家讲演之后,与会者总是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提问与回答将会场气氛烘托得格外热烈,而休息时的场下交流,更平添了几分融洽和理解。听完这场报告会,与会者都有这样一个感受:在全球传媒业迅猛发展的今天,通过多种形式,感受八面来风,及时了解国际传媒界最新动态和未来趋势,或许正是中国传媒界人士需要经常“充电”的一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