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学术 如切如磋

 2005-05-16 20:00   

  记第六届海峡两岸及港澳新闻研讨会

  11月13日早9点,前往台北参加第六届海峡两岸及港澳新闻研讨会的大陆团离开深圳,经香港办理相关手续后,再搭乘华航班机前往,尽管香港飞台北航程仅一个半小时,但整个行程却花费了12个多小时,终于在晚9点40分抵达桃园机场。

  11月14日下午,研讨会在气势恢宏具有民族特色的圆山大酒店开幕。

  这次到台湾参访的重头戏是参加第六届海峡两岸及港澳新闻研讨会。来自四地的72位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学者济济一堂,其中大陆团18人,台湾团34人,香港团13人,澳门团7人。会上研讨学术,相互交流,自始至终,气氛和谐,正如中国记协主席邵华泽所题的祝词:如切如磋。

  东道主--台湾中国新闻学会为本届研讨会的召开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学会理事长、世界新闻大学校长成嘉玲女士多年来致力于推动两岸新闻实务界、学术界、教育界的沟通,促成了一项项交流成果。本届研讨会的成功开幕,无疑内含着她再一次的贡献。(图二:开幕式上四位团长互赠纪念牌,图为大陆团长肖东升向台湾团长成嘉玲、香港团长陈早标、澳门团长邓祖基赠牌)

  会议厅主席台明黄色的背景中央有着一个大大的"e",突显出本次研讨会的主题:"网络时代对新闻传播的冲击"。

  90年代中期以来,互联网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大陆、台湾、香港、澳门都同样深受影响。有鉴于网络全球化的趋势,对传统的印刷、电子媒体已产生或即将产生强烈冲击,四地代表就"传播媒体应如何因应网络时代的来临"、"传播媒体在全球化趋势下如何保护中华文化"以及"网络新闻的问题与自律"三个子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四地代表围绕上述三个子题共提交和发表了10篇论文,其中大陆团成员有三篇:湖北日报副总编辑雷刚的《报纸面对网络媒体的挑战与选择》、新华网总裁周锡生的《大陆网络新闻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和闵大洪的《全球化时代中文网络的价值》。每一个子题研讨时,均有四地的各一名代表发言,发言者在发表论文后,为自由提问及发言者作出回应。

  雷刚是第一子题也是整个研讨会的第一位发言者,他提出了"媒体生态"的观点,指出社会、经济、文化的多元结构,决定了传播方式的多样性,不同媒体表现出来的差异和区别,为自身存在争取了空间,因而报纸不会被网络媒体所取代;但对任何媒体来说"变"是绝对的,报纸要主动利用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成果,不断改造自己,发展自己,实现与新媒体携手共同发展的目的。台湾中华电视公司主任秘书黄新生则深入分析了网络媒体的特性及有待克服的问题。香港明报网站营运总监刘进图从操作层面对报纸媒体与网络媒体的结合上所进行的论述,引起了与会者极大的兴趣。他概括出明报在网上发展的三点经验:①审慎扩充,新旧结合;②广结盟友,互补长短;③善用品牌,巩固品牌。他特别指出,传统媒体经营网站事业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但必须订下合适的策略,确保网上业务成为传统核心业务的助力而非包袱,充分发挥新旧业务的协同效用。他还预言道,从长远看,网上事业可以比传统业务更具价值。最后,澳门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长邓祖基介绍了澳门报业利用互联网的大流顺势而上的情况。

  第二个子题的研讨偏向学术性,因此发表论文的是来自台湾、香港、大陆的三位学者。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院长王石番从地球村概念、全球化定义、传播媒介促成全球化的作用进而谈到在全球化趋势下维护中华文化的途径,包括:①导引对中华文化的认同;②强化中华文化的宣扬;③倡导维护中华文化的活动;④积极培养具中华文化素养的传播人才;⑤支援传播教育,协助发展以中华文化为主轴的传播学术。香港城市大学的马家辉博士从德国社会学家贝克(Ulrich Beck)的观点出发,论述了传播媒体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我在会上的发言分为两部分,先将论文的要点做了一个陈述,包括中文网络的兴起与发展、中文网络的特点、中文网络在全球化时代的价值等,然后介绍了大陆新闻媒体近一年来在网上发展的最新动态。1997年4月,我和大陆新闻院系十多位老师到台湾参加"海峡两岸公关关系学术与实务研讨会"时,眼见台湾学者在发表论文时均借助透明胶片投影,而大陆学者无一人使用,使我大受刺激;因此我这次赴会专门携带了笔记本电脑,通过会议主办者提供的数字投影仪进行了演示。尽管我在电脑知识和操作技能上仍是"二把刀",PowerPoint制作也没有达到美仑美奂的地步,但至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陆电脑业网络业近年来的发展和大陆新闻学者的进步。

  在第三个子题研讨单元,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苏钥机博士首先就网络新闻的问题与自律机制发表意见,他坦率地称,自己的论文只能提出问题而不能解决问题,与会者发出会意的笑声。他归纳网络新闻目前存在八大问题:诽谤、版权、隐私、政府透明度、媒体定义、时间限制、照片改动、公信力。他在结语中指出,现时的新闻工作者要有"电脑素养"(computer literacy),并且要成为"科技新闻人",方能适应新时代。台湾世界新闻大学学务长吴永乾亦在论文中分析了网络新闻传播领域中的问题,并着重谈了建立自律机制的必要性以及网络新闻传播伦理规范。新华网总裁周锡生谈了大陆网络新闻业面临的四大问题:①网络新闻的真实性问题;②知识产权保护问题;③资金和人才短缺问题;④新闻媒体网站如何盈利问题。他在结语中动情地说道,海峡两岸及港澳传媒业对网络大潮有一个共同的任务,那就是在全球互联网中创造一个中文网络世界,让中华文化在网络时代更加繁荣,因为悠久的中华文化是属于所有的中国人的,所以我们呼吁,海峡两岸及港澳媒体在网络新闻以及其他领域加强交流合作,为我们共同目标奉献力量。

  台湾背景不同的众多印刷媒体、广电媒体、网络媒体对这次研讨会都给予了高度关注,派出记者采访,并进行了充分报道。

  海峡两岸及港澳新闻研讨会是四地新闻界最高层次的交流活动。1993年,中国记协的柏亢宾、台湾中国新闻学会的楚崧秋、香港新闻行政人员协会的曾德成三位先生为加强两岸三地新闻界的沟通与了解,增进相互间的交流与交往,基于当年汪辜会谈将新闻交流列为基本协议的共识下,倡议发起了这项活动,由香港、大陆、台湾每年轮流举办,1993年至1999年已举办了五届。澳门新闻界于1996年第三届时加入这一活动。由于研讨会至今尚未在澳门举办过,因此澳门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长邓祖基一再要求,下一届研讨会一定要由澳门来主办。

  闭幕式上,当本届东道主台湾中国新闻学会理事长成嘉玲女士将会旗交到邓祖基先生手里,全场响起长久热烈的掌声(图三)。四地新闻界人士相约,新世纪在澳门再见。

  大陆团成重点采访对象

  11月14日下午,当大陆团成员进入会场后,团长、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肖东升立刻被台湾媒体记者围了个严严实实。我几次从外围对这阵势拍照,后来回京扩出照片一看,有好几张肖团长的脸都被台湾记者遮挡。好在肖团长先后被围了几次,总算有一张露了全脸(图四)。这一突如其来的插曲,甚至延误了开幕式的准点开始,好在会议主办者非常体谅,让台湾记者先有所满足和收获,而将开幕式时间稍稍压后。

  在开幕式之后,在15、16日两天研讨会的间隙,甚至在大陆团离开台北到南部各地的参访途中,台湾媒体对肖团长、对许多团员的采访都一直没有中断(图五:开幕式结束后台湾电视记者采访新闻网总裁周锡生)。

  台湾媒体关注的焦点问题是大陆新闻界如何看待台湾当局刚刚颁布的大陆记者到台"驻点"的办法。

  就在大陆团起程前夕,即11月10日,台湾"行政院新闻局"及"陆委会"宣布开放大陆记者可赴台"变通常驻"。为此,"新闻局"特别订立了"注意事项",包括申请程序、初期开放的媒体数量及每家媒体允许记者数量、驻台时间、采访活动的范围等。应该说,这一办法的出台是台湾当局迫于在两岸新闻交流方面长期落差的压力以及岛内新闻界有识之士长期呼吁推动的压力下而做出的。

  肖团长面对台湾媒体记者的发问,首先表示海峡两岸及港澳研讨会是相当有意义的活动,这次一行人来台适逢台湾表示要开放大陆记者驻台,这对两岸新闻交流有积极意义。但是肖团长也指出,台湾方面的办法限制仍大,有三项规定不妨再"变"一下:首先是大陆记者赴台必须提前一个月提出申请,这项规定缺乏机动性,当有重大事件发生,派人采访还要等一个月,时效性太低;其次是采访地点仅限于"大台北地区",对采访的地域与角度限制太死;再加上必须向警局报备,不便于采访活动。他特别强调,大陆方面早已开放台湾记者来大陆采访,并提供许多便利,如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台湾媒体甚至当天提出来大陆采访申请,有关方面当天就予以批准。

  大陆团一共有18位成员,主要是中央和一些省级媒体的负责人,台湾记者采访的触角自然不能拉下他们。团员中最精彩的一次被访,是11月18日下午,大陆团已到了台湾最南端的垦丁,几位兴致勃勃的团员乘车前往海滨要下海弄一下太平洋之大潮(当天风急浪高达到邪唬的程度)。车行之间,陪同的手机响了,原来是台北著名的飞碟广播电台要采访解放日报副主编陈振平,而当陈总一接过电话,就处于与电台连线直播的状态。车行一路,陈总谈了一路,而此时他穿的是游泳裤。

  我作为学者,有幸作为大陆团成员参加了这次在台北举行的研讨会。同样,台湾媒体甚至外国驻台媒体的记者也没有放过我。如开幕式当天,就有东森电视台的采访话筒伸到我的面前。15日上午研讨结束之际,自由亚洲广播电台驻台记者也要求我谈一下对开放大陆记者"驻点"的看法。我对他们说,我注意到即使是台湾媒体也批评当局的这一办法是"裹小脚",大陆开放台湾记者采访已多年,而且实际处于"常驻"状态,更重要的是两岸新闻交流在规模数量上也太不相称,从而使大陆民众无法及时全面获取台湾的信息。我特别对自由亚洲广播电台的记者说,台湾方面或许出于所谓"安全"的考虑作出种种限制,担心大陆的情治人员以记者面貌赴台,我实在看不出大陆方面有这样做的必要和可能,新闻交流就是新闻交流,相比台湾民众和记者到大陆的数量规模,难道台湾方面连这点自信也没有吗?

  11月18日,我们在台湾获悉中国记协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北京指出,几年来赴大陆采访的台湾记者已达5000多人次,而大陆记者赴台采访的只有约200人次,造成目前两岸新闻交流严重失衡的主要原因,是台湾当局的诸多不合理限制,台湾当局于11月10日公布的有关大陆记者赴台驻点采访的规定与台湾记者来大陆采访的规定相比,有很多不合理的限制,在申请、登记、办证、采访等诸多环节上都给大陆记者赴台采访造成了很多不便,这无益于两岸的新闻交流和良性互动,希望台湾当局改变不合理限制,为大陆记者赴台采访提供方便。

  这样的意愿,大陆团在台参访期间也一再向台湾媒体表达。然而,回到北京后不久,我就看到台湾当局对大陆记者"布防"的消息,尽管大陆记者尚未成行。11月27日下午,台湾"新闻局"、"陆委会"针对官方机构接受大陆记者采访事宜,面授"教战守策",要求监视大陆记者采访的一举一动,并做成记录报告。此外,台"法务部"也函令相关单位,密切注意大陆记者抵达采访时有无"异常行为",随时往上反映或即时停止采访。这样一种心态及做法,实在让人怀疑台湾当局所谓开放大陆记者"驻点"采访的诚意。

  12月3日晚,香港凤凰卫视著名主播陈鲁豫所主持的《一点两岸三地谈》节目,也敏感地抓住了大陆记者赴台"驻点"的话题,请北京和台北的两位嘉宾通过卫星连线进行交谈,一位是大陆《中国评论》杂志总编郭伟锋(1991年他作为中新社记者和新华社记者范丽青最先到台湾采访),一位为台湾《联合报》大陆新闻中心主任韩剑华。我和新华网总裁周锡生等人11月15日晚到《联合报》参访时,韩先生曾在繁忙地发稿时间回答了我们的一些询问。没想到时隔半月,我在北京从电视上又见到他的形象又听到他发表的意见。韩先生指出,大陆开放台湾记者前往采访已有11年之久,而标榜"新闻自由"的台湾开放大陆记者前往不仅在时间上大为落后,而且目前所设的"门槛"远比大陆要高 -- 这番话令人感慨和深思。 作者:闵大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