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范例还是教训

 2005-05-16 20:15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第四期上刊登了余碧君、古敬深两位合写的《迎接广播的又一次重大变革 —— 从阿虹的故事看广播与因特网融合的特殊功效》。文章以当代大传播的视野对广播媒体与网络媒体融合的新趋势给予了关注,并详尽分析了这一趋势的意义和特点,无疑是一篇很有价值的文章。

  但是,文中以阿虹的故事作为广播与因特网相融合的一个范例,本人实不能苟同。文中写道:“阿虹这个以虚拟开始、以真情结局的故事,使我们广播工作者意外地获得了广播与因特网融合所带来的一份惊喜”。

  实际上,虹的故事是一场骗局,由于广播工作者和网站工作者轻信了编造者的谎言,通过广播和网络两种媒体进行了传播,一时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尽管发现事情真相后以最快速度进行了更正和补救,并引发了有关这一事件的讨论,但毕竟不能改变其事情的本质,即不管是传统新闻媒体还是新兴的网络媒体,在此次事件中都传播了虚假信息。因此这一实例不应被视为广播媒体与网络媒体融合的典范。恰恰相反,它留给我们更多的是深刻的教训。

  有关虹的故事,在余、古两位的文章中已有基本叙述,但是事件的关键之处,文章却淡化了。

  节目主持人陈扬于1998年12月18日收到署名“虹”的信件,由于没有留下地址、电话号码等可以追寻的线索,且信中称自己的生命还仅有一个月,陈扬 “当时的选择是要么把这封信扔掉,要么做点什么。”他自然选择了后者,因为他希望能使这位正值花季的青春少女“在生命的最后的日子里,感受到生命的关怀和人间的温暖”。陈扬不仅在最短时间内为“虹”制作了特别节目(12月22日晚播出),而且通过友人先期(12月21日)将这一信息上网,“希望各位朋友能把它转贴到所能到达的地方”。节目播出后,根据一个电话线索,陈扬等人于12月23日立即展开了调查。当一个个疑点出现时,陈扬凭着职业敏感已感到问题的严重,并有所自责:“为什么不先调查呢?”他后来给友人的信中写道:“这是不是一个编造出来的故事?我感到不寒而傈!我甚至后悔过不该来这么一趟(指调查)。因为如果我不知道它是假的,它就永远是真的了。 我希望这是真的。因为那么多的人曾经为阿虹流泪……还有那么多的人因为阿虹的信而重新思考生命的真谛……假如这不是真的,多少人会遭受打击,多少人会再次封闭自己刚刚开始打开的心灵之门!多少人会再次向这个世界投不信任票! 我没有办法用言语向你们描述那个时刻我的心情。我甚至在一两个瞬间,头脑一片空白。没有勇气去继续查证。但是我知道,我不但是一个节目主持人,而且是一个新闻工作者。我必须面对事实。而当谎言成为了事实的一部分的时候,我必须象人必须面对死亡一样去面对这个事实。”陈扬作为一个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新闻工作者,在查明事实真相后,立刻就通过广播、报纸、网络等手段予以公布,但就这件事本身而言,毕竟由于没有调查在先而发生了误报。

  再从网络媒体方面看,虹的故事上网后,网友们不仅以空前的爱心将这一信息广泛转贴,而且著名的广州网易站点(www.163.com,网友当时简称“163”)制作了专门的网页,由于该网站访问量大,因此消息在网上不胫而走,并立刻在众多网友产生了巨大反响。在事件真相披露后,一位网友发来的电子邮件说:“我真的不敢相信这个事实,我对这件事情的结果感到惋惜和痛心。”他的话无疑道出了大多数人的心声。为阿虹故事制作主页的NETBOY先生透露,24日上午10时左右,披露真相的报道在网上公布后,当天浏览人数近2万人,来自各地的电子邮件有1000多封,大多数人都说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更有人在邮件中写道:“再出现类似"虹"的谎言,我第一个会离开163!”因此,网易也对此事作出一连串的反思:网上求救是否太滥了? 网站编辑是否该把当事人认为“十万火急”的求救放上网? 网站编辑是否应该把这些“同情心”放在网上? 网站编辑是否应该先调查清楚事情的真相再放之于网? 如果真的是有这回事是否就真的要摆上网?还是应当向有关部门报告? 这类事情应该由社会福利部门承担,而不应让网友承担?

  通过广播媒体、网络媒体当事人对报道失实的反思,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以下两点认识:

  一、 在当今众多媒体竞争达到白热化的态势下,要保证新闻真实、信息真实确实面临着比以往更大的考验。具体到传统新闻媒体(报刊、广播、电视)与网络媒体的关系来看,通常在两种情况下容易出现问题,一是传统新闻媒体从网上获取信息不加核实便进行刊发;二是传统新闻媒体自己的网站为了时效性对获取的信息未加核实便上网发布。后一种情况在报社网站中表现得较为突出,因为报纸网络版不象印刷版一天只出一次,新闻可以一天数次更新、十数次更新、数十次更新,乃至随时更新,因此很多时候为了取得重大新闻突发新闻第一时间报道的效应,未做调查核实便在网上发布而结果是严重失实的情况已越来越多。当然这后一种情况也应为广播电台网站、电视台网站所警惕。由于网络传播的特点,假信息泛滥在今天已成了一大公害,由此也更突显出恪守新闻真实性的传统新闻媒体在网络时代的地位。以虹的故事为例,之所以在网络上有如此大的反响,正是人们出于对广播媒体的信任。新闻真实和信息真实是媒体形成自己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基础,不论对传统新闻媒体来说,还是对网络媒体来说,如果发生报道失实的情况,对自己来说都是最大的伤害。

  二、为了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和信息的真实性,新闻从业人员今天也面临着更大考验。陈扬在事件过程中深有感触地写道:“这世界复杂得不是人可以想象。我们有能力面对美好,但是有能力面对丑恶吗?我们有能力面对无数以事实做包装的谎言,我们有能力面对一个本身就是谎言的事实吗?”的确,今天社会的各种现象比以往更加缤纷复杂,两个十几岁的中学生便编造出“虹的故事”,仅仅是出于“因为好玩,并试试到底这种事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多人关心”,甚至在接受电台、报社记者调查过程中仍然面不改色地继续撒谎。在今天,为了真实的报道,除了调查、调查、再调查;深入的调查、全面的调查、细致的调查外,别无它途。在很多情况下,甚至对某些事实“眼见为实”已经不够,一定还要“科学求证”才行。或许这正是网络时代、信息时代对新闻从业人员更高的要求。

  实际上,在余、古两位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中,对广播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不等于完全同化,更不意味广播的消亡;由于广播媒体与网络媒体联动传播的影响力和威力,节目主持人应有更高的素质;广播媒体不要一哄而上等问题已作了周到的论述,笔者完全赞同。注:文中引文均摘自广州网易(www.163.com)“虹的故事”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