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的故事与中国新闻教育改革

2007-03-26 11:04:57 星期一     

  一. 课堂上的李强

  我第一次见到李强是2003年的秋天,在我开设的新生研讨课《走在路上的叙事艺术》的第一堂课上。这个胖乎乎的男孩子格外引起我的注意,因为他是这个班上唯一的男生,而且是个旁听生。李强坐在校长办公室来旁听的英文秘书(美国人)身旁,他们好像在用英语谈论我开设的这门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新生研讨课正式开始了,这种课在西方是很普遍的一种教学模式,你们有幸能够成为清华第一批新生研讨课的学生,你们正在创造历史”,我半开玩笑地说,同学们一片哗然。

  随后,我问:“什么是新闻”。同学们有各种答案。

  我的答案是:“新闻是故事。我们这门课是要你们学会讲故事、写故事。你写的故事要有人读、有人听,要能够推销出去。”

  李强事后给我发的电子邮件说:李老师,这样的理论我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每天接触的媒体,无论是报纸还是电视,我所见到的新闻无非就是“××日,××在××地会见了××”、“××会议在××地隆重召开”。这种新闻在我看来,不会有多少人真正感兴趣的。我一定要把这门课听下去,学到找故事写故事的艺术。

  在另一堂课上,我指着旁边的同学对李强说,“明天是她七十岁的生日,你做一个模拟采访,写一篇她的故事,给你十分钟时间。“

  10分钟后,李强开始念他写的报道“她曾用改变世界作为自己的生日礼物,”李强的声音在发抖,这是他第一次在研讨课上发言。

  “等等,她是谁,一条新闻中连人名都没有,”我打断了他。

  李强的脸腾地一下就红了。

  我接着讨论如何让写的人物和故事吸引人。我问李强:

  “你知道Seymour Topping吗?”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普利金奖评委会主席!”

  “不错,Topping教授是院长,也是主席,但是这些头衔写在报纸上对

  于广大的中国人读者,他们会在意吗?”

  我接下来讲了个故事: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陷南京,当时Topping是美联社驻南京记者。他和法新社记者Bill Guan.都急着要抢发这条新闻。但是当时南京的邮局只有一台发报机。两个人决定掷硬币决定先后,结果Bill Guan赢了,发了一句话新闻:“共军占领南京“,就让给了Topping。Topping坐在发报机前,不紧不慢地发了一个小时,把整个事件来龙去脉说了个清清楚楚。第二天全世界报纸的头版头条刊登的都是Seymour Topping的详尽报道,而不是Bill Guan的一句话新闻。”

  李强不住地点头,我问他:“你为什么能专注地听呢?”

  “因为您讲的故事跟中国有关。你对一个中国人讲故事,自然要讲和有关的人和事情,才会有兴趣。“

  李强是旁听生,在那个研讨课上,他没能随我去内蒙科尔沁草原上采访实践课。从内蒙回来后,同学们在课上兴致勃勃地讲述他们的经历,他们采集到的形形色色人的故事:干部、牧民、歌手、商人……

  我要求学生把这些经历写成采访手记,每节课都拿几篇让大家讨论。平时大家觉得自己文章写得可以,可拿出来一念,大家一点评,才发现问题很多。大家经常就某个片断进行讨论,而李强总是一言不发坐在一边,全神贯注地听大家讨论。也许他那是已经开始捉摸找机会寻找自己的故事。

  一年以后,也就是2005年寒假,李强回乡采访调查, 写出了《乡村八记》。通过他二姨家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财政状况”,反映了中国大多数农民怎样劳动和生活着的。他的文笔朴实,就跟他描写的那块土地上的农民和乡村一样纯朴。

  二. 总理的信与清华的实践课堂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大学二年级李强同学的《乡村八记》被范敬宜院长推荐到了温家宝总理那里,感动了总理,总理在他的回信中指出,一个好记者“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而责任心之来源在与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了解和深深的爱。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用心观察、用心思考、用心讲话、用心做文章。”温总理的这段话是对清华大学新闻教育模式和办学方向的肯定,对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师生是巨大的鼓舞和鞭策。想象不出来,一个只爱自己,不爱自己国家和人民的记者写的作品能够打动多少人。 美国一位总统有句名言:“不要问你的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而是要问你为你的国家做了什么。“作为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和未来精英的大学, 培养的是有创造力的人。一个人是否有创造力,能否超凡脱俗,表现在对世界的观察角度是否独特。

  《乡村八记》这篇调查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独到视角。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在范敬宜院长领导下,大力推行的实践教学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教学理念:真正有效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概念或理论,真正的学习更意味着让学生能够来对国情、民情有新的观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认知、思想、行动上有真正的转变。简言之,真正的学习需要学生的心、脑、体同时参与。通过实践教学,关注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在思想、感情、行为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基于这样一种理念,我们在新闻学教学中大力提倡真实情景的体验。如果学生在学校教学中对知识记得很熟,但不能用它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具体问题,这种学习是一种无效学习。记者是观察记录细节和声色。走出教室,到处都是新闻,都是故事。新闻写作,课堂无限。学生走出教室,把课堂延伸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在清华新闻学堂课上,训练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大脑,还要训练学生寻找故事的嗅觉、观察细节的眼睛、聆听语言和各种声音的耳朵。为此我们引入了“学在路上”教学理念,即所谓“大篷车新闻学课堂”。

  在这个课堂上,我们共完成了这样一系列走在路上的新闻采访实践课:2000年暑假,楼兰沙埋古国探险;2000年暑期,内蒙古额尔济纳黑水城采访实践;2001年寒假,江苏煤矿采访实践;2001年暑假,太行山采访实践;2001年6月,北京四合院采访实践; 2002年4月,北京胡同采访实践;2002年7月,重走长征路;2003年10月,内蒙科尔沁草原采访实践;2004年10月,山西得胜堡采访实践;2004年11月, 北京国子监街采访实践;2005年5月,北京延庆县柳沟村采访实践。学生们在真实的故事中领悟新闻学核心原理。学生们领悟到:新闻学是令人兴奋的、同时也是能发挥个人创造潜力的学科。通过这种训练,学生学习的写作不是玩文字游戏。正如李强的《乡村八记》,不追求语言的雕凿、做作,而是人生的故事。未来的新闻工作者应该学会这种在真实的世界里,采访真实的故事、接触真实的人物、学习真实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