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大洪:网络媒体担道义

 2009-09-23 17:47   人民网

  近年来,新闻网站在搭建网络议政平台、畅通网络民声管道方面,做了大量探索性的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50多家新闻网站和媒体网站开设了“网络民声”类栏目(其中含侧重网络监督、网络议政的栏目在内)。这些栏目已经成为具有中国网络媒体特色的新的网站实务之一。在第18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红网的《百姓呼声》(2001年5月创办)一举获得名专栏一等奖;在刚刚结束的第19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人民网的《地方领导留言版》(新版2008年8月推出)和胶东在线的《网上民声》(2003年5月创办)更是双双获奖,说明这类栏目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已得到社会和业界的充分肯定。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华诞到来之前,在第19届中国新闻奖评定之后,中国记协网络中心和红网举办这样一场座谈会,给我们提供了不论是从宏观层面,还是从微观层面,对这一主题进行充分交流的难得机会。

  新闻网站开设网上民声类栏目的重要作用

  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新闻网站在政府和民众间搭建起一个双向沟通通畅、解决问题有效的平台,从而实现人民群众对执政党和政府更有力的监督,显示新闻网站以自己的积极作为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向前发展。

  8月19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了一篇评论《政经革命六十年 中国面对新门槛》。文中写道,今天的中国依然处在深刻的变化之中,“对执政者而言,关注、把握这些变化,是继续管理这个国家的基本前提”。互联网来到中国,且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是发生、发展着的深刻变化之一。对执政60年的中国共产党来说,要想保持永久的生机和活力,必须接受来自人民群众、新闻媒体等多方面的监督,而人民群众和网络媒体“合二为一”实施的监督,正是一种全新的有力的监督方式。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新闻网站利用自己的权威性、公信力和资源优势,开设网上民声类栏目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保证执政党能够始终听到人民群众的呼声和需求,每时每刻处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固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带来许多新问题,造成了社会某些层面的断裂和失衡,加上以往遗留下来的尚未解决的老问题,使得今天的中国社会进入了矛盾尖锐期和危机频发期。温家宝总理曾说:“我常常一边看网,脑子里就想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群众之所以用这么大的精力来上网写问题、提建议,是要政府解决问题的。”因此,网络民声类栏目搭建起的是一个政府能够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平台。一些栏目的广告语,如“帮你讨说法 帮你要做法 帮你爆想法”、“搭建网上服务平台 架起政民互动桥梁”等,充分体现了“倾听民声、关注民生、反映民情、汇聚民智”的栏目宗旨,充分体现了“多办实事、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的办栏目的。

  网上民声类栏目成功运作的基本保证

  先看这样三组数据:2008年8月,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版》新版推出一周年之际,一年间共接收网友留言总计33万条;31位省委书记省长公开回应网友留言;61位地市级领导公开答复网民声音;统计收到地方领导回复450批次;逾4000条网友问题得到落实解决。

  湖南红网《百姓呼声》在2007年时便突破了“三个一千”,即省市县各级党政领导在《舆情转达函》上批示超过一千;各级党政机关和相关职能部门回函回复处理情况超过一千;律师回复网友提问超过一千。

  胶东在线的《网上民声》截至2007年底累计收到群众问题反映18万多条,平均每天都在200条以上,其中报送政府的舆情反映2.2万条,回复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近三年来,烟台市的信访量和上访事件则呈现逐年下降10%左右的趋势。

  《地方领导留言版》、《百姓呼声》和《网上民声》,分别为中央、省级、地市级重点新闻网站所创办,由于它们所处的地位不同,自然在运作上各有特点,如人民网具有全国指导性和示范作用,而红网和胶东在线的贴近性和服务型更加突出。50多家网站的这类栏目也都各有特点,定位有所侧重,有的侧重网络监督,有的侧重网络议政,有的侧重解决民生实际问题,尽管存在差异性,但这类栏目在运作上存在的明显共性,可以归纳为以下三条:

  一、以搭建功能完善的双向沟通平台为基础

  搭建起功能完善、服务周全、界面友好的平台,自然是网站首要的任务。目前达到相当规模的栏目通常都设有一、二十个子栏目,因此,它是综合多种传播形态和手段的大型栏目,发挥着报道、咨询、投诉、建议、评论、反馈等多种作用。同时要根据现实情况,不断扩大服务项目,如红网2007邀请30多位律师组成网友法律顾问团,无偿为网友释疑解惑,提出法律建议,帮助网友更理性、更有效地维权。

  二、以推动政府部门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

  现实社会多一分和谐,网上才会少一分杂音;现实社会的矛盾和问题得到解决,网上沸腾的舆论才能得到平息。政府固然要网上听民声,但更重要的是要网下办实事。网络民声类栏目要产生实际的作用和效力,关键是要得到领导部门和各系统各工作部门的参与和协助,推动各类实际问题及社会矛盾的解决。如胶东在线《网上民声》经过几年的建设,由最初的24个政府部门参与,到今天已扩展94个部门,几乎涵盖了烟台市所有政府部门及中央、省属驻烟台的重要窗口单位,并且延伸到县市区政府部门和窗口单位。在这一过程中,实际也推动了各级政府不论是在认识层面,还是在作风层面,抑或在工作机制层面,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三、以完善的运作机制和规范的操作流程为保障

  为保障较高的回复率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完善的运作机制和规范的操作流程。如红网的《百姓呼声》形成了“投诉(咨询、求助)、审核、记者调查、编辑、发函、回复(解答)”的操作流程;又如,胶东在线《网上民声》形成了“接收—转达—批复—落实—回复”规范的操作流程,其中“三张单子”(指“网上回复督办单”,“网上民声回复及办理情况通知单”、“热点、难点问题领导批办单”)管理制度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督办作用。

  网络媒体担道义

  最后,借这一机会简单提一下另一个话题。在我们关注“网络民声”类栏目的同时,还应关注到近年来正在兴起的“网络公益”类栏目或频道,它涉及的范围更广,包括门户网站、新闻网站、相关组织或个人的专门网站、论坛社区、即时通信圈子等。目前四大商业门户网站和一批重点新闻网站都已开设公益频道,在抢险、救灾、助学、环保、援助弱势群体等多方面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尤其在2008年的冰雪冻灾和汶川大地震之中之后,众多网站都加大了对公益栏目或频道建设的力度,做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有的已经成为有相当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品牌栏目。网络公益这一平台的搭建,可让众多公益慈善组织与热心公益的网民互动起来,让需要帮助的人与热心公益的组织和个人互动起来,可集合起一批又一批志愿者,实现大家关爱大家,大家帮助大家,让世界充满爱,让社会更和谐的目的。

  中国网络媒体15年的发展,其承担的早已不是新闻传播的单一功能,而是不断承担起新的功能、新的任务,不断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同时在这一进程中,中国网络媒体自己的形象亦更加完整和出色。对新闻网站来说,一方面建设好“网络民声”平台,一方面建设好“网络公益”平台,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期发扬“铁肩担道义”的精神,更是责无旁贷。

  让我们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