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IT“大佬”妙语连珠论网媒

 2010-05-27 09:40   华龙网—重庆日报

  各路IT精英在感受重庆红色文化的同时,也将关注的目光聚焦于网络媒体自身的发展。

  昨日,记者对话四位网媒“大佬”,围绕网媒运营、未来走向和重庆IT产业发展等话题展开交流。

  现象:微博用户越来越多

  对话:新浪网CEO曹国伟

  观点:掌握微博=拥有媒体 

  曹国伟开微博不是新闻,他在用行动表达对微博这一新生事物的支持。现在,他已拥有20204个粉丝。

  昨日,他表示,拥有微博等于拥有一个新媒体。曹国伟透露,自己上微博,一开始是为体验公司的新产品。“其实,最初我用的还只是一个化名。”

  去年,“有人把我的名字改成实名。”他说,“没想到这一改,我的粉丝量猛增,24小时内增加了5000人。”

  现在,上微博已成了他的生活习惯。“我不喜欢发表观点,但走到哪里都喜欢拍照片,传到微博上。”

  “如果合理使用微博,你就拥有了一个媒体。”曹国伟说,传统博客是一个自创内容的平台,而微博则可以将你的“新闻”通过多种形式传给“订户”。

  如此,你就有了一个传播媒体。

  其实,微博已在多次重大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信息发布作用。“著名歌星迈克尔·杰克逊去世的新闻就是通过微博首先公布的。”

  那么,有了微博,博客会不会被取代?

  对此,曹国伟认为,微博渐火并不意味着博客将消失。字数限定在140字内的微博,不能承担人们的长篇大论,而这正是博客的优势,“两者并不矛盾。”

  将来,网媒能否通过微博赢利?

  曹国伟表示,“微博赢利是下一步的事,现在主要是聚集人气。”他坦言,新浪微博一开始也借助了名人策略,因为新浪有很多名人资源,这样更容易提升关注度。目前新浪微博排在前面的多是明星、企业家等名人。

  现象:网媒“活”少“死”多

  对话:搜狐网CEO张朝阳

  观点:网媒生存 运营最关键

  昨日,张朝阳面对媒体谈得最多的是网媒的生存与运营。

  目前,国内网络媒体数量日益增多,然而最后能活下来的却不多,甚至很少。那么,这究竟是何原因?

  对此,张朝阳坦言———

  任何一个网络媒体都不能单纯依靠行政资源优势来占领市场,真正有实力的网络媒体靠的是运营和管理。

  “看看今天在座的网媒老总,很多人都是白手起家,几乎没有任何可以利用的行政资源。”张朝阳说。

  他认为,如果仅仅依靠政府资源进行重组和生存,“这样的网媒注定没有生命力,被市场淘汰也是必然。这是重庆网媒需要注意的问题之一。”

  那么,网媒要生存应当做什么,依靠什么?

  张朝阳说:“这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准入门槛;其二,网媒自身的团队建设和运营构架。

  前者,应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领域当中,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后者,则要着力通过运营的改善,来赢得市场。

  “网媒和纸媒一样,必须接受市场的挑选。”张朝阳说,任何违背市场规律的运营方式,注定会失败。

  同时,他还表示,网媒不会代替包括报纸在内的传统媒体。“网络扮演的是消息集散地,传统媒体则是消息的生产地。”

  现象:网媒靠低俗内容吸引眼球

  对话:百度公司CEO李彦宏

  观点:这是竞争初级阶段

  如果,一个网媒还在靠低俗内容吸引眼球,“那么,只能说明它还停留在网媒成长和生存的初级阶段。”

  昨日,李彦宏在谈话中多次表达这一观点。

  他说:“造成这个问题的关键是,那些人对网络的理解还停留在初浅阶段,认为网络只是娱乐工具。”

  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

  “人们应该清楚,网络,或者网媒是一个知识信息平台。”他说,“更应该重视的是他的商业价值,而非娱乐价值。”

  据此,他认为,企业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媒体,“通过这个平台来宣传和塑造自己的形象,并从中获利。”

  对于重庆,李彦宏坦言:“目前,还没有具体的到重庆发展的计划,但这里会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的一个新兴市场。”

  未来,“我们也会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关注重庆市场。”李彦宏表示,“但是,进入之前,百度会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

  现象:IT企业做大不易

  对话:网易公司CEO丁磊

  观点:人才制约IT企业发展

  采访丁磊,听到最多的是两个字———人才。

  目前,他主要负责网易公司的远景战略规划。对他而言,做大一家网络媒体或IT企业,关键在人才。

  “和其他行业相比,人才对IT企业发展的作用特别明显。”他认为,“没有人才,就等于没有生命力。”

  此时,他以美国和印度为例。

  他解释,为什么美国和印度都能拥有高度发达的IT产业?“原因就是在那里聚集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因此,重庆要做大做强自己的IT企业,最需要的就是高端人才。

  “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他说,“但这是不够的,还需要更优秀的专业型人才,这样才能拥有IT产业发展的持久动力。”

  他建议,重庆要利用自己的教育资源优势,培养高素质IT人才,“否则,拥有再多的企业和应用型人才也难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