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瑜:电脑的产生冲击旧民俗

 2012-01-16 17:28   

民俗专家冯天瑜

  春节是中国最传统、隆重的节日,是合家团圆、欢聚一堂的快乐时刻。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王爷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地让人热闹一个月。那么,龙年春节怎么过最有年味,民风民俗中有哪些除旧布新的节俗活动?搜狐文化专访民俗专家冯天瑜,来分享关于龙年春节的精彩:

  搜狐文化:每逢春节,新旧年俗变化总是舆论关注的焦点,是恢复传统过年方式,还是面向未来接受变化?

  冯天瑜:民俗指的是人们行为方式中约定俗成的做法,是一种行为文化。影响它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新的生活方式自然会产生新的民俗习惯。在最近的二三十年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家庭越来越小型化,过去多是大家庭,兄弟姐妹、祖孙几代组成了一个家庭“社会”,民俗的发生有了根基,现在多是三口之家。

  搜狐文化:科技的发展带给人们生活习惯上的改变,比如短信拜年、网络拜年等。您认为科技带给民俗节日的改变是什么?

  冯天瑜:人们的居住条件的改变,电视、电脑的产生也直接冲击了旧民俗。比如,过去腊月二十三祭灶活动,因为城市里已经没有了柴火灶,厨房里只有煤气炉,想祭灶也不知该把灶君的画贴在哪里;腊月二十四“扫尘”,大家都还在上班,找一个小时工帮助打扫卫生已经算对得起这个年了;穿新衣,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平常就可以购置新衣而非过年。至于其他还保留的春节年俗,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其内容和表现形式也有了较大改变。

  搜狐文化:这种过年方式的改变,促成了哪些新的民俗形式?

  冯天瑜:旧年俗式微消失,人们为庆祝春节需要其他的方式寄托美好心愿,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新年俗自然应运而生。这些新年俗包括大年三十看“春晚”、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上拜年等等。农耕时代的旧民俗体现了家的温暖,现代社会一方面是“天涯若比邻”,另一方面却是“比邻若天涯”。新旧年俗争论的症结与其说是怀念单个旧民俗,不如说是怀念旧时这种温暖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