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放:过年吃荸荠 新年亲人需“必齐”

 2012-01-16 17:29   

民俗专家萧放

  春节是中国最传统、隆重的节日,是合家团圆、欢聚一堂的快乐时刻。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王爷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地让人热闹一个月。那么,龙年春节怎么过最有年味,民风民俗中有哪些除旧布新的节俗活动?搜狐文化专访民俗专家萧放,来分享关于龙年春节的精彩:

  搜狐文化:春节是中华民俗文化的一部分,那么从民俗、节俗的角度,春节对中国人的意义是什么?

  萧放:春节首先代表着温暖和亲情。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年不赶,赶三十晚”……这些话,道出了春节所负载的厚重历史积淀,以及春节在中国人心目中的至圣地位。从漫漫羁旅风雪夜归,到春运期间滚滚人潮,构成从古到今中国春节来临之际永恒的景观。“回家过年”不仅仅是亲人的聚会,也是精神的洗礼与伦理关系的更新。

  不能回家过年的中国人,哪怕不孤单,却总有一种“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的漂泊失落感。旧时北京人过年要吃荸荠,荸荠谐音“必齐”,说的就是新年亲人必须齐全。年夜饭是中国人一年一度不可或缺的精神聚餐,这顿饭无论如何一定要在家里吃。人们将自己的感情、愿望、伦理、信仰都积聚在这一节日上,使春节已经不是简单的时间点,已经被广大人民充分价值化,乃至成为一种民族文化象征与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

  搜狐文化:如今,网络遍布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春节也必然会增添浓重的网络色彩,如春运网上订票等。您觉得网络的创新,与春节的民俗味是否有冲突?

  萧放:不冲突。网络是现在新媒体的一个非常好的手段,特别对散居在海外,或者是各地的一些人,能够把人心聚拢,把情感聚焦,让大家在同一个时间来享受同一个节日,在民族的传承方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网上购物是一个新的购物方式,也可以把年节的气氛造起来,过年是需要有一种味道的和氛围的,中国人特别喜欢热闹,热闹不只是人挤人到庙会、集市里面去买东西,那是早期非常重要的形式,但我们现在社会里面有很多年轻人,白领特别忙,没有时间出去,但是很便捷地利用网络的手段来采购,网络集中提供,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