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用互联网思维和方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2015-03-26 15:29   佟力强

尊敬的刘书记,

世明部长,

同志们:

很荣幸能与大家相聚在美丽古都西安,共同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问题。我们党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到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不仅反映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不断升华,也反映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极端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在实践中如何结合时代特点、受众心理、宣传和教育规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落细、落小、落出成效,做到深入人心、化为自觉,值得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断深入思考、积极探索。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了新的手段、开辟了新的领域。在今天,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离不开的空气、阳光和水,成为社会运行的血液。“互联网+”正以其横向切割、纵向贯穿的磅礴气势冲击一切、改变一切。互联网已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设施,更是完整的现实社会。如果说人民群众在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应该到哪里,那么,现在全国有6.49亿网民开始了网络生存,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就应该向网上延伸。面对当前媒体格局、传播格局和舆论生态环境变化的新形势,以及信息传播和广大受众向网上聚集的新现实,我们要主动适应网络特点和规律,积极运用互联网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增强工作的有效性。在这个吸引力决定传播力、传播力决定影响力的时代,吸引住用户才谈得上宣传教育,留得住用户才谈得上影响。互联网思维本质上就是用户思维,它要求我们工作中要以用户为中心,注重用户体验,以用户喜闻乐见的方式提供教育内容形式。如果我们能敏锐把握用户需求,遵循用户接受规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再加工,将一个个宏大主题具体化、社会化、生活化,使其可知、可感、可读,才能在众声喧哗的观点市场中吸引用户、引导用户,才能在润物细无声中影响用户、弘扬主流。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运用互联网手段增强工作的科学性。互联网的即时到达、移动互联、海量信息、多媒体传播等技术特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式。通过构建手机、客户端、微博、微信等信息传播阵地,通过使信息内容故事化、视频化,传播渠道垂直化、平台化,终端发展移动化、社交化,信息传播对象化、分众化,可以构造出覆盖人们视觉、听觉、触觉等全部感官的随时、随地、随身的“立体全息”传播环境。通过建设、完善专业化、规模化的内容数据库,运用大数据方法来分析网民的价值取向、关注热点、行为偏好,在此基础上通过量身定做、精准投放的内容精加工,实现内容与用户的有机智能适配,点对点地、及时准确地把特色信息、客观内容和正确观点送到每个用户身边,积极抢占信息传播第一落点,有效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覆盖面和到达率。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运用互联网平台增强工作的创新性。互联网的无地域、扁平化、平民性、接地气、低成本、便捷性等特点,使其成为短时间内激发带动广大网民、凝聚民气民智民力的高效平台。近年来,以网络公益、主动“点赞”、义务监督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网络志愿活动生机勃勃、如火如荼,屡屡创造了参与人数最多、覆盖范围最广的志愿服务记录,使互联网成为激发、汇集、传递爱心的最佳手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大平台。例如,北京属地网站新浪微博的微公益平台,自2012117日上线以来,三年的时间里发起13527个公益项目,覆盖了医疗救助、儿童成长、支教助学、环境保护、动物保护等领域。影响了5.6亿微博用户,累计捐募善款超过2.4亿元,总捐款人次400万,重复捐款用户达到26.7%。其它如首都互联网企业搭建的“地震救人数据平台”和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首都互联网公益联盟参与开展的“希望厨房”、“让孩子笑起来”、“春苗营养计划”等活动,首都互联网协会建立的自律专员、网络监督志愿者、妈妈评审团等社会监督机制,以及组织开展的“打击短信欺诈、骚扰电话”的活动,都得到广大网民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这些活动不仅广泛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彰显了互联网企业的社会责任,提高了广大网民的文明素养。

互联网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抓手。我们首都互联网将在中央和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继续坚持首善标准,发扬网信精神,积极探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方式方法,努力将互联网打造成为人们共建共享、健康向上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