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

 2016-05-19 14:35   中国网信网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穷人。”今天的互联网就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万里裘”,它在扶贫攻坚中大有可为。

  4月19日,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可以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更多困难群众用上互联网,让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乡村,让山沟里的孩子也能接受优质教育。”据“学习中国”大数据库统计,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论述互联网+扶贫。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一、让互联网拥抱贫困群众

  离信息越近,离贫困就越远。让贫困地区的群众用上互联网,其意义绝不仅仅是培养一批农民网民,开办一批农村网店,而是让互联网带给贫困地区以全面彻底的变化,实现质的飞跃,能够如期实现全面小康。通过引进网上交易平台,将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能力;通过信息的传导,将促使农民传统观念发生巨大变化,逐步成为现代化的农民。互联网将融入农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习近平指出:“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

  近年来,我国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传输和接入能力不断增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报告和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固定宽带接入端口数达4.07亿个,覆盖全国所有城市、乡镇和93.5%的行政村,移动宽带用户累计达到6.74亿户。《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共计新增网民3951万人。其中,农村网民规模达1.95亿,较2014年底增加了1694万人。农村信息化水平有了大幅提升。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依然还有超过6亿人口生活在没有互联网的世界,这部分人主要分布在农村和偏远地区。城乡信息化鸿沟依然明显。偏远农村的信息化基础建设设施相对落后,互联网普及率偏低。一方面,虽然近年来国家强有力地推动我国宽带建设,但是部分偏远贫困地区,电信运营企业投资规模有限,投资范围难以面面俱到。网络速率低、覆盖面狭窄,成为制约贫困地区农民宽带上网的瓶颈,农村贫困地区宽带“最后一公里”问题依然凸显。另一个方面,尽管农村地区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都在不断增长,但是城乡互联网普及率差异仍有扩大趋势,2014年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农村地区34个百分点。习近平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指出:“我国互联网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发展成就,网络走入千家万户,网民数量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网络大国。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在自主创新方面还相对落后,区域和城乡差异比较明显,特别是人均带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国内互联网发展瓶颈仍然较为突出。”

  让困难群众用上互联网,首要的是要加快提升广大农村地区基础通信服务普及率,让广大困难群众能用互联网。习近平指出:“相比城市,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是我们的短板。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农村互联网建设步伐,扩大光纤网、宽带网在农村的有效覆盖。”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指出:“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网络的本质在于互联,信息的价值在于互通。只有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铺就信息畅通之路,不断缩小不同国家、地区、人群间的信息鸿沟,才能让信息资源充分涌流。中国正在实施‘宽带中国’战略,预计到2020年,中国宽带网络将基本覆盖所有行政村,打通网络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让更多人用上互联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服务便捷、高速畅通、技术先进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固定宽带用户达到4亿户,家庭普及率达到70%,光纤网络覆盖城市家庭。3G/LTE用户超过12亿户,用户普及率达到85%。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超过98%,并采用多种技术方式向有条件的自然村延伸。互联网网民规模达到11亿,宽带应用服务水平和应用能力大幅提升。

  让困难群众用上互联网,要开展农村互联网知识技能培训,让广大农民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使农民会用、想用互联网。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知识与能力构成了互联网应用的基础。要以信息致富为路径,培育贫困地区农民的互联网素养。目前仍有大量的农民不会使用电脑和网络,因此,要加强对农民互联网基础知识的培训,引导和教育农村网民规范、有效使用互联网。

二、让互联网搭建脱贫大市场

  离市场越近,离贫困就越远。贫困问题主要是经济问题,而远离中心、交通不便、流通不畅、缺少信息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原因。而破解这些难题互联网具有独特优势,我们要利用互联网的强大功能搭建脱贫大市场,解决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难题,同时也为贫困地区培养经营人才。

  通过这么多年的扶贫攻坚,很多贫困地方的农产品产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当地百姓的收入也有所增加,但是,很多地方因为路途遥远、信息闭塞,很多农产品生产出来后卖不出去,或者卖出去的价格较低,影响了扶贫效果。让农产品通过网络平台走出偏远乡村进入大城市大市场,是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渠道。在互联网时代,尽管中国的一些偏远贫困地区可能还通不了高速公路,但可以通上“信息高速公路”、可以搭建电商大平台,构建不受千山万水阻隔的网络大市场,让贫困群众实现足不出户、就地脱贫之梦想。

  农村电子商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电子商务将生产、流通以及消费带入一个网络经济、数字化生存的新天地。它能够克服贫困地区区位瓶颈制约,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把贫困地区绿色、天然、无污染的特色农产品通过网络销售到城市,减少中间环节,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更重要的是,电子商务在帮助贫困群众创业就业的同时,让他们在骨子里有了市场意识,从而提升整个贫困地区的发展理念,帮助农民快速脱贫致富。2015年初,国务院扶贫办将电商扶贫工程列为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实施电商扶贫工程。加快贫困地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支持邮政、供销合作等系统在贫困乡村建立服务网点。支持电商企业拓展农村业务,加强贫困地区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建设。加强贫困地区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对贫困家庭开设网店给予网络资费补助、小额信贷等支持。”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及,在“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中,“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2015年11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全面部署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电子商务的发展,搭建了让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乡村的平台,解决了农产品的卖难问题,为贫困地区提供了新的“逆袭”通道。扶贫的本质是提升人们进入市场的能力。和传统模式相比,电商扶贫最大的不同在于赋予农民前所未有的对接市场的能力,其本质是通过对接广域市场克服本地市场制约。扶贫不仅让贫困户掌握“捕鱼”的本领,“营造渔场”使之丰饶,还以电子商务助力沟通供求双方,解决市场对接问题,让贫困户的好“鱼”卖出好价钱。阿里研究院高级专家张瑞东表示:“从传统思维来看,贫困地区要么缺少资源,要么交通闭塞,要么产业落后,而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贫困的根源更在于无法有效对接市场,无法纳入新的社会分工。”

  贫困地区选择“逆袭”通道要根据本地特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014年,专家通过对83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网络零售平台上销售额的前10名及其主要产品进行分析,得出各个地区所选择的“逆袭”通道是不一样的,各有特色。有些地区依靠传统产业线上转型,焕发出新的生机,如河南镇平、河北平乡;有些地区依托本地特色资源,开拓出新的市场,如湖北蕲春、河南兰考;还有一些地区通过对接电商大平台,感知市场需求,然后再去寻找资源、组织生产,从无到有创出一个新的产业。

三、让互联网阻止贫困代际传递

  离教育越近,离贫困就越远。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教育是拔穷根,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习近平多次强调“扶贫必扶智、阻止贫困代际传递。”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在参加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扶贫先扶智,绝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坚决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对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要采取特殊帮扶政策。”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指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的面貌有很大改观,但中西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仍然薄弱。让山沟里的孩子也能接受优质教育,教育信息化大有可为。

  互联网与教育的有机融合,是破解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首先,互联网的共享性极大地放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和价值。从传统模式中一个优秀老师只能服务几十个学生发展到可以面对几千个甚至数万个学生教学。农村学校不用再为没有专业教师而困扰,利用共享教学资源也可以得到英、体、美、信息技术等所有课程的教育,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在教育起点还不公平的条件下实现教育结果的公平。其次,互联网联通一切的特性让跨区域、跨行业、跨时间的合作研究成为可能,也为农村教师提高教研水平提供了机遇。传统的因地域、时间和师资力量导致的教育不公,将逐步被缩小甚至消除。

  应用互联网平台,整合和重新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让山沟里的孩子也能接受优质教育。首先,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数字学校”,各方通力合作,建设以县为中心,以乡镇为节点,以村校等为末梢的城乡一体化数字学校。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通过“同步课堂”、“在线备课”等形式,帮助农村薄弱学校“开齐课、开足课、开好课”,实现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目标。其次,提升农村教师的信息素养和知识水平,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在岗与脱岗相结合等方式,提升农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第三,利用互联网平台,实施城乡牵手计划。让城乡学生牵手,增进城乡学生的互助互学;让城乡教师牵手,实现跨校集体备课、视频课堂互动观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